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營養食譜>飲食常識>【溼氣重的症狀】身體溼氣重的症狀 溼氣重有什麼症狀

【溼氣重的症狀】身體溼氣重的症狀 溼氣重有什麼症狀

育嬰咖 人氣:1.62W

溼氣重的症狀有哪些?溼氣重,是中醫常說的說法,人體溼氣過重會引起很多疾病,常見的即是長痘痘。那麼,溼氣重有什麼症狀呢?溼氣重的症狀有哪些呢??

頭部

當時期首先侵蝕的時候,頭部是首先會反應出來的部位,當溼邪最初侵襲身體時,可呈現頭昏沉重地,像裹着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着重物。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溼證,除溼氣,祛溼健脾,是冬季女性和中老年人最熱門的話題。

食療推薦

紅豆薏米綠豆粥:乾紅豆薏米綠豆各30克(也可以乾紅豆薏米各50克),用豆漿機常規打成熟漿後分兩三次溫服(也可晚上用保溫瓶等量洗淨,倒入半瓶開水,第二天白天喝湯,晚上煮煮吃粥),先連服七日後減至每星期二至三次到一次。

【溼氣重的症狀】身體溼氣重的症狀 溼氣重有什麼症狀

關節

如果體內已經侵蝕到關節的時候,關節也會出現一定的病症,部分氣血執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痠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食療推薦

喝薑糖茶:乾薑粉5-9克(每天1-2次),開水沖泡10-15分鐘,加適量的紅糖當茶飲。

【溼氣重的症狀】身體溼氣重的症狀 溼氣重有什麼症狀 第2張

消化效果

溼邪困擾脾臟,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欠佳、飯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溼”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溼困的表現。

食療推薦

白扁豆龍骨湯:豬脊骨500克,白扁豆50克,棗幹8顆,蓮子10粒,蔥、姜適量,水、食鹽適量

做法

1.白扁豆、蓮子用清水浸泡半小時,紅棗洗淨備用,生薑切片,蔥洗淨後切蔥節備用;

2.豬骨洗淨後冷水下鍋,水沸後,撈出豬骨洗去浮沫,將血水倒掉;

3.將焯過的龍骨放入砂鍋中,倒入適量清水,放入泡好白扁豆、蓮子和紅棗,放入蔥和姜,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煲2小時左右關火,出鍋前調入少量食鹽調味即可盛出食用。

作用:白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它的果實(白扁豆)、果皮(扁豆衣)、花、葉均可人藥,有補脾胃,和中化溼,消暑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泄瀉、嘔吐、暑溼內蘊、脘腹脹痛、赤白帶下等病。

【溼氣重的症狀】身體溼氣重的症狀 溼氣重有什麼症狀 第3張

私處

小便及婦女帶下,而且大便也會表現的比較稀。溼邪還有一個特徵也是“趨下”,輕易傷及人的腰以下部位,中醫養生,健脾“化溼”。小便混濁、大便溏泄、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特徵都相對經典。

食療推薦

赤小豆鯽魚湯:鯽魚1條,赤小豆150克,生薑1塊,大蒜2瓣,香菜1根,食鹽、黑胡椒粉、料酒、食用油適量

做法:

1.赤小豆洗淨,提前一晚浸泡,鯽魚宰殺洗淨後在魚身上抹上少許食鹽和料酒醃漬,生薑切片備用;

2.開小火,平底鍋放少許植物油,撒上鹽和薑片烹香(撒上少許鹽不會粘破魚皮),放入鯽魚煎至兩面金黃,期間加入蒜瓣一同煎香;

3.煎魚的同時,把赤小豆放入砂鍋,大火燒開,把煎好的鯽魚放入燒滾的赤小豆水中,繼續開大火煮沸;

4.轉小火,小火慢煲40分鐘以上(燉煮期間不要翻動鯽魚,魚肉細嫩很容易散碎),撒入黑胡椒粉,最後根據自己的口味撒入少許食鹽調味即可盛出,在魚身上放上香菜裝飾即可食用。

作用:鯽魚搭配赤小豆燉煮湯品,能夠達到強強聯合的效果,更有助於排出體內積存的溼邪,預防溼邪帶來的脾胃運化不佳、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狀。

【溼氣重的症狀】身體溼氣重的症狀 溼氣重有什麼症狀 第4張

舌苔

舌苔厚膩是溼病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態勢時就有所表現。看舌苔以清晨剛起牀的最爲準確。

食療推薦

炒扁豆淮山粥:健脾養胃。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兒減半。

【溼氣重的症狀】身體溼氣重的症狀 溼氣重有什麼症狀 第5張

大便不成形

長期便溏,體內肯定是有溼氣在侵蝕。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有溼的一種表現,因爲溼氣有黏膩的特徵。體內有溼的人,大便後一張紙是不夠用的,得多用幾張才行。

食療推薦

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補脾、利水、消腫。生魚一條、宰淨,冬瓜(連皮)500克,赤小豆60克,蔥頭5個,煲湯,不放鹽。

【溼氣重的症狀】身體溼氣重的症狀 溼氣重有什麼症狀 第6張

溼氣重的危害

除了誘發痘痘外,體內溼氣重還會導致多種嚴重後果

肥胖+浮腫

溼氣入皮下,會影響面板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脂肪燃燒效率,從而導致肥胖。過多的溼氣滯留在體內,加重脾運化水溼的負擔,就像馬車超載一樣,有時甚至會影響腎的利尿功能,嚴重的可繼發全身浮腫。

傷害關節

溼氣進入關節,與“寒”相遇,會形成寒溼,是引發炎症,導致關節疼痛的重要原因。

影響排泄

溼氣過重,會造成“溼氣黏腸”,大便次數增多,且有拉不乾淨的感覺。中醫說,“溼氣如裹”,溼氣重會影響細胞間的通透性,就像一牀溼棉被蓋在人的身上一樣,會讓你常常有頭沉、無精打采的感覺。

【溼氣重的症狀】身體溼氣重的症狀 溼氣重有什麼症狀 第7張

溼氣重的日常護理

勤運動

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溼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攸關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中醫認爲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寒涼性質。

避環境的溼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溼環境中。尤其對溼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牀上。

2.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

4.水分攝取要適量

【溼氣重的症狀】身體溼氣重的症狀 溼氣重有什麼症狀 第8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