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早教>教育資訊>陪孩子玩盡興的黃金3法則

陪孩子玩盡興的黃金3法則

育嬰咖 人氣:2.27W

春末夏初時節,天氣很好,氣溫也很舒適,很多家庭都選擇了帶孩子出遊的活動。雖然孩子都喜歡出去玩,但是爸爸媽媽苦心安排的出遊活動卻不一定讓孩子玩得盡興。這不,這幾天我就收到兩條有着類似困惑的資訊。

春末夏初時節,天氣很好,氣溫也很舒適,很多家庭都選擇了帶孩子出遊的活動。雖然孩子都喜歡出去玩,但是爸爸媽媽苦心安排的出遊活動卻不一定讓孩子玩得盡興。這不,這幾天我就收到兩條有着類似困惑的資訊。

你有沒有過特意給孩子安排好一些活動,到最後非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還弄得大人小孩都不開心呢?

其實,陪孩子玩最盡興是有幾條黃金法則的,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分析吧。

法則1:切忌剝奪孩子的自主權

有個媽媽跟我說孩子的脾氣很犟。好不容易有時間了,我們想帶孩子去公園玩,可是孩子卻只想着在家玩拼圖遊戲,不願出門。後來好說歹說出去了,在公園裏還是玩得一點都不開心。

我問她,是怎麼說服孩子出門的。她說:“直接跟他說,我和爸爸都去公園玩,他一個人在家,沒人給他做午餐吃。”怪不得孩子不情願。媽媽以這種逼迫的口氣跟孩子說話,沒有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在這種根本就沒有選擇餘地的情況下怎麼可能玩得開心呢?

我又問她孩子的年齡,她說快4歲了。說到這裏,我大概知道怎麼回事兒了。

孩子3歲前後開始出現自主心理,而這種主見意識在4歲左右會表現得比較明顯。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安排的活動並不是孩子喜歡的,或者說話的方式比較武斷,那就意味着剝奪孩子的自主權,就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玩得不開心。

其實,如果父母想要影響孩子的選擇,讓他認爲去公園玩和在家玩更有趣,會玩得更盡興,只要提供給孩子更多的正面資訊就可以了。切忌用專斷的語句哦。你也許可以這麼說,如果去公園玩,我們可以划船,你不是最喜歡划船的嗎?如果去公園玩,我們可以在溜高高的滑梯,你還記得上次溜滑梯是什麼感覺嗎?如果去公園玩,我們可以在附近的美食店吃你喜歡的糕點,爸爸媽媽都覺得這幾天在家吃膩了,也許換個口味會吃得更好,你覺得呢?如果去公園玩,我們還可以在那裏放風箏,你知道那裏有很大一片冬天也不會枯萎的草地,在那裏放風箏一定很開心吧?……

孩子都是愛玩的,只是有時候放不下手裏正在玩的東西,不願意被打斷。或許你也可以跟他約定:“再先玩一輪拼圖遊戲,然後我們出發?”不管怎樣,如果你們能用選擇性的疑問句形式,讓他自己做選擇,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陪孩子玩盡興的黃金3法則

孩子3歲前後開始出現自主心理。

法則2:對孩子多做啓發性的溝通

還有個媽媽跟我說,前幾天天氣很好,她和老公帶着三歲半的女兒去公園玩。可是到了公園,孩子就吵着要去沙灘玩沙子,但是媽媽怕孩子把新衣服和新鞋子弄髒了,就不讓他去玩。可孩子就是要去玩,媽媽就把他強行抱開。後來不論是帶他去坐船,還是去看冰窟釣魚,他都提不起興趣。整個上午孩子都悶悶不樂,媽媽問他爲什麼,他說:“媽媽壞,以後再也不去公園玩了。”

這個媽媽很困惑,她說以前只要告訴孩子不能玩,然後把他抱開就可以了,等他看到其他好玩的東西他就會馬上忘掉剛纔的不快,可這次爲什麼就不奏效了呢?

3歲以前,孩子的思維基本都是一維的。孩子這種單一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他們必須要親身嘗試才能獲得對外界的認知,講道理沒用,他們更不會“因爲所以”的推理。所以你會發現那種不跟他講道理直接抱離現場的方式比較有效。

可是,到3歲以後(或許更早一些),孩子思維開始能夠逆轉、從一維到多維,就能體會到多種解決方法、多樣選擇的存在。此時,如果爸爸媽媽還是按照以前那種直截了當的方式來處理,就會發現孩子不接受,甚至起了逆反心理。這個時候,啓發性的溝通就變得非常重要。

你可以嘗試這這麼跟孩子說:“寶寶,你喜歡媽媽給你買的新衣服吧?那如果新衣服被沙子弄髒了,會不會很傷心呢?”或者說:“我們等夏天來了,衣服穿少一點再來玩沙子,怎麼樣?那樣我們就可以脫了鞋子踩在軟軟的沙子上,那多好玩啊!可現在天氣這麼冷,我們脫了鞋子會感冒,那可怎麼辦呢?”……

在和孩子發生意見衝突的時候,爸爸媽媽需要儘可能多的做些啓發性的溝通,和孩子一起討論。

很多時候,孩子玩得不快樂,是因爲父母用大人的思維管的太多。

法則3:學會放手,讓孩子自由玩耍

前面說到的兩個媽媽也都同時暴露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管得太多,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決定孩子的遊樂形式。到底怎麼玩最盡興?是要讓誰盡興?如果是要讓孩子盡興,那麼這個問題的提問對象應該是孩子。那就應該要孩子來回答,至少我們應該學會轉換思維,用孩子的思維方式去回答這個問題。

很多時候,孩子玩得不快樂,是因爲父母用大人的思維管的太多。就像那個擔心女兒新衣服被沙子弄髒的媽媽,既然帶孩子去玩了,又怕弄髒衣服,不讓她玩沙子,孩子想玩又處處受限制,怎麼高興得起來呢?

也許這時候媽媽要做的只是在出門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知道公園有沙灘,知道孩子喜歡玩沙子,就可以給他帶上一件圍衣,怕鞋子裏面進了沙子弄髒了襪子,就應該再多帶一雙襪子備用。這樣孩子也許就可以玩得更盡興了。

在平時生活中,有些父母雖然允許孩子玩,可是規矩定的太細,讓孩子很受侷促;或者是時時處處都想着教育,陪孩子玩的時候也總想着“寓教於樂”。這樣的做法也會讓孩子減少很多探索的機會,結果得不償失,孩子玩得一點都不高興不說,而且還容易讓他們變得不自信,或者變得叛逆哦。

事實上,孩子的成長需要不斷的嘗試,這個過程中,父母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自由的探索,同時讓孩子知道你一直在身邊就好。這也是我在《愛,從懂孩子開始》一書中提到的“保護性撞牆”的做法,即給孩子探索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同時允許孩子承擔自己選擇的結果,但在孩子磕磕碰碰的整個探索過程中,父母要扮演好觀察者和引導者的角色。

讓孩子自由玩耍吧!自由玩耍不僅給予他們一個發揮他們創造力、增強他們自信心的途徑,而且也讓他們慢慢學會自己探究、嘗試、適應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