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1-3歲>幼兒教育>正確地認識孩子,是成功教育的前提

正確地認識孩子,是成功教育的前提

育嬰咖 人氣:2.55W

正確地認識孩子,是成功教育的前提。那麼要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孩子呢?要認識孩子,我們需要先了解4個關於孩子本性的真相,讓我們看看下文。

作爲父母,身上擔負着教育孩子的重任。當我們給孩子報名早教班、興趣班時,當我們爲如何教育孩子而困惑時,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你瞭解你的孩子嗎?

是啊,就如同我們種植蔬菜,我們要先了解蔬菜的品種、特性、生長規律,才知道該如何灌溉、施肥、除蟲,才能讓蔬菜茁壯成長。同樣,教育孩子,首先不應該要了解孩子、認識孩子嗎?

在我們身邊,一些家長與孩子的關係非常緊張,孩子也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深入瞭解,你會發現他們通常並不瞭解自己的孩子。

而那些優秀孩子的父母,通常對孩子的天性和本質有着客觀的認識,在教育孩子時也有得體、恰當的表現。所以說,正確地認識孩子,是成功教育的前提。

要認識孩子,我們不妨先了解4個關於孩子本性的真相。

正確地認識孩子,是成功教育的前提

孩子是一個“人”

有的家長看到這裏可能會嗤笑:我當然知道孩子是一個人呀,不然是什麼?

可如果再問一句:什麼是人?恐怕沒有多少人能說清楚。這是討論了幾千年的哲學問題。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對人作出過經典的解釋:人是天生具有社會性的動物。

這個解釋劃分出了人的兩個特性:動物性和社會性。

動物性指人具有動物的本能和慾望,以個人享樂爲行事準則。這在孩子身上體現的尤爲明顯。例如想吃的食物得不到就會哭;想擁有各種好玩的玩具;青春期後有對異性的好感等等。

社會性指人作爲社會羣體中的一員與他人進行交往,以社會規則爲行事準則。例如與人和睦相處、幫助他人、從事生產勞動等。

很顯然,在孩子身上動物性要高於社會性。而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社會性。

但是,一些家長在培養孩子社會性的同時,會陷入另一個極端,就是否定和壓制其動物性。例如強迫孩子把心愛的玩具給弟弟妹妹玩;孩子和別人打架,不問情況先罵孩子一頓;禁止早戀等等。這樣的孩子通常會變的壓抑、 退縮。

真正的教育,應該是讓人的動物性和社會性達到平衡。即快樂自己,也快樂他人,皆大歡喜。

聰明的父母往往能讓孩子的動物性和社會性和平共處、相得益彰。

我見過一位聰明的母親,她上中學的兒子想要一輛山地車,而這輛車的價格對於家庭來說算是奢侈品。她和兒子約定,能否得到山地車取決於兒子的表現。

得到100分即可,其中幹家務一次1分,堅持跑步一天1分,照料一個盆栽2分,考試提高一個名次加10分。一個月後,兒子如願得到心愛的山地車,也養成了幹家務、跑步鍛鍊的好習慣。

這位媽媽沒有否認和壓抑孩子的慾望,而是設定目標,培養孩子的自律,從而在動物性和社會性之間達成平衡,促成孩子的成長。

認識到孩子的動物性和社會性缺一不可,才能在教育中不苛刻、不放縱,恰到好處地教育孩子。

正確地認識孩子,是成功教育的前提 第2張

孩子是一個自卑者

有的家長會說,我家孩子可霸道了,怎麼看也不是自卑的小孩。

而在心理學家阿德勒看來,自卑的孩子會強烈追求優越感,從而表現出霸道的一面。

阿德勒認爲,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卑感。

嬰兒來到世上,離開成人的照料就會死亡。即使成年後能夠獨立,依然要面對疾病、意外等不可控因素。人的自卑來源於人生不可控的事實。

適度的自卑讓人產生自我完善的願望,而過度自卑,勢必讓人一事無成,鬱鬱寡歡。

人天生具有自卑感。讓孩子自卑很容易,簡單粗暴地對待即可。而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卻不是容易的事情。

教育即是要幫助孩子克服自卑感,獲得自信,實現人生超越。

那麼怎樣才能克服自卑呢?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當一個人遇到他無法解決的問題,卻深信自己能夠解決時,就會出現自卑情結。

由此可以看出,克服自卑感需要做到兩點: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悅納自我。

這要求家長在教育中,應重視過程而非結果,重視能力的培養而非功利的目標。例如,家長放棄對名次的執念,更重視孩子學習習慣和學習心態的培養。

心理學家貝克認爲,人關於自我的核心信念體現在兩個方面:能力和關係。簡單來說,人對自己的評價來源於兩個問題:“我是否有能力?”和“我是否可愛?”

教育失敗的父母通常有固定的口頭禪,比如“你怎麼這麼懶?”“你怎麼就不長記性?”等等。這樣的口頭禪傳遞了兩個資訊,字面上的資訊是“你不好”,情感上的資訊是“我不喜歡你”。

從能力和關係上對孩子雙重打擊,在毀滅孩子自信這件事上,效果自然不一般。

聰明的家長在培養孩子能力的同時,還注重培養與孩子的親密關係,讓孩子感受到愛。

正確地認識孩子,是成功教育的前提 第3張

孩子是一個自我實現者

孩子是這樣一個矛盾體:自卑與超越共存。

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人具有自我實現的潛能。也就是說,每個正常的人,都有完善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意願和能力。

這要求父母尊重孩子自我實現的潛能,給孩子恰當的支援,去引導孩子不斷成長。

臉書網總裁扎克伯格的父親談及對孩子的教育,說:“我和我的妻子都相信一點,那就是不要強迫你的孩子,要去發現他們的長處是什麼,並且支援他們的長處,支援他們會富有激情做的事情。”

扎克伯格9歲時,看完《星球大戰》後想自己拍一部電影。老扎真的給他買了一部專業攝像機,並發動全家配合拍攝。後來小扎興趣轉移,老扎依然微笑支援。小紮成立過樂隊、詩社,是學校的擊劍隊長,最終在計算機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老扎的教育之下,其他幾個孩子也都是人才,分別是媒體公司老闆、文學博士、IT精英。

老扎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長的潛能,父母要做的,就是支援孩子的選擇。

可是許多父母忽略了孩子自我實現的潛能,喜歡替孩子做選擇,規劃孩子的人生。這樣做其實是壓抑了孩子的潛能,不僅惡化了親子關係,還誘發了孩子的諸多問題。

湖南衛視《變形計》近一期的主人公叫劉一鳴,父親是醫生,母親是教師。成長於這樣一個“優質家庭”中,卻成爲名副其實的叛逆少年,抽菸、酗酒、紋身、夜不歸宿,讓父母操碎了心。

劉一鳴說,父母總是否定他的想法,強迫他走父母規劃好的路。初中畢業,父親想讓他上衛校,子承父業。可劉一鳴不喜歡,勉強上了一年就退學了。這件事成爲他和父親對抗的導火索。

父母剝奪孩子自由成長的權力,實際上是對孩子的控制。控制之下,要麼磨滅了孩子成長的動力,要麼造成孩子的反抗。

父母要相信孩子自我成長的潛能,去引導,而非主導。

正確地認識孩子,是成功教育的前提 第4張

孩子是一個學習者

嬰兒出生後,爲了生存和成長,不斷從環境中get新的技能和經驗,直到生命終結。這個過程便是學習。

一般來說,孩子透過兩種途徑來學習:事和人。

先說“事”。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學習,影響學習效果通常有兩個因素:做事的情境和事情的結果。

認識一位優秀孩子的媽媽,在教育孩子方面特別會“來事”。她兒子上小學時,每個週末都邀請六七位同學到家裏玩。一大幫孩子進屋後,換下的鞋子隨手一扔,門口都沒有下腳的地方。

第一次,她和孩子們說:下次換鞋後,鞋子要整齊擺放在門口。孩子們點頭說好。第二次依然如故。於是她當孩子的面,把鞋全部從窗戶扔出去。

孩子們面面相覷,一個孩子小聲說:“阿姨,您把我們的鞋扔出去了。”她故作驚訝地說:“啊?這是你們的鞋嗎?我還以爲是門口的垃圾呢!”隨後,她帶着孩子下樓把鞋撿回來整齊擺好。

從此,孩子進門換鞋都會老老實實把鞋擺好。

這位媽媽把鞋從窗戶扔下去,不但營造了讓孩子們印象深刻的學習情境,也形成了明確的行爲後果,讓孩子們迅速養成了好的習慣。

學習的另一個途徑是人,即孩子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爲來學習。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尤其是模仿親近的人、權威人士。

一位教師朋友說,班上有位學生成績在年級拔尖。經瞭解,每天晚上吃完飯後,這位學生的家裏是這樣的場景:爺爺看報紙,奶奶翻雜誌,爸爸啃書本,媽媽寫教案。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除了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外,別無他選。

掌握了孩子學習的規律,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游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