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寶寶護理>母嬰資訊>那些被誇懂事、乖巧、漂亮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那些被誇懂事、乖巧、漂亮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育嬰咖 人氣:1.1W

前兩天在咖啡館寫稿,隔壁桌來了兩個帶娃的媽媽,好不容易聚一起想要聊兩句,總被孩子的各種求抱、求關注打斷。

原標題:那些被誇懂事、乖巧、漂亮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前兩天在咖啡館寫稿,隔壁桌來了兩個帶娃的媽媽,好不容易聚一起想要聊兩句,總被孩子的各種求抱、求關注打斷。

男孩媽媽不耐煩了,教育孩子不要搗亂,學學妹妹。女孩媽媽“糾正”她:“你別這麼說他,你得誇他!”然後拿出一個汽車玩具,男孩不搗亂了,她趕緊上蜜棗:“真乖!真懂事!”

轉回頭,她和閨蜜交流經驗:“你就得這麼往好了去暗示孩子!我家就是這麼做的,有用!”

那些被誇懂事、乖巧、漂亮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花時間之前寫過文章:這樣很容易毀了一個孩子,不要再貼標籤了!我們很容易會提醒自己,別說那些負面的詞兒。

但對於一些“好”詞兒,比如希望孩子好、勇敢、懂事、堅強、乖巧、聰明,我們又會本能的覺得,這都是對孩子的美好期待,好像應該多說。

甚至你會看到很多文章,引述美國心理學家的話: “人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按照標籤所標定的那樣去塑造自己。”然後就去告訴家長:“你希望孩子具有怎樣的品行,就要給孩子貼上怎樣的標籤。”

然而,貼上好標籤,真的是對孩子“好”嗎?那些被貼上好標籤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呢?

說幾個真實的故事吧。

那些被誇懂事、乖巧、漂亮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第2張

我有個媽媽朋友小甜,中上姿色,每次見她,都覺得她很會打扮自己,就是眉眼間,似乎總有一些閃爍和不自信。

有次我們在一個身心靈成長的課程上遇到,大家都很敞開的分享了關於自己的小祕密,她也跟着開啟了話匣子,鼓起勇氣說,自己其實很自卑:

“我小時候長的像個洋娃娃,眼睛很大,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會捏捏我的臉,說我很漂亮,人見人愛。但長大後,這種話聽得越來越少了。”

小甜說,她一開始很失落,不願意接受事實,後來只能自我安慰、找補,比如老公必須懂得誇自己、出門必須化妝,然而,內心卻很不自信。

好標籤讓人上癮,不停的想要尋求認可。可得到這份認可太辛苦,因爲主動權,並不在自己手上。

更何況,漂亮是暗藏着刺的美麗外衣,即便長大後依然姿色出衆,也有美人遲暮的一刻,誰能一直聽到類似的讚美呢?

那些被誇懂事、乖巧、漂亮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第3張

我的一個醫生姐姐,最近做了件“叛逆”的事:和父母大吵一架。

原因是,在帶孩子的原則上,她和父母分歧太大,彼此都很難接受對方的意見,她就希望分開住,給父母租個房子,讓他們偶爾過來幫忙。

可父母炸了,說女大不由娘、家裏夠住,竟然容不下老兩口了:“你以前不是這樣的,以前你多懂事多乖,別人都說我們家養的閨女好,能養老,孝順我們,沒想到啊沒想到!”

姐姐一聽,更加氣憤也更加難過,“我受夠了!你們不要再說我懂事!”她把這些年的委屈都傾吐出來:

爲了“懂事”,5歲那年,她被迫看着父母把自己喜歡的洋娃娃送給了鄰居家的孩子;
爲了做個“好孩子”,8歲那年,她不能表達對一件衣服的喜歡,因爲有點貴;
爲了“乖巧”,16歲那年,她無奈的順從了父母,扔了手上的小說,學了根本不喜歡的理科,然後是讀醫、在醫院上班,每天都感覺煎熬,想要辭職,又被父母說……

這些年,每當她想要跟隨的內心做點什麼,都像有個緊箍咒,擔心這不夠“乖”、不夠“懂事”、不夠“好”,這場遲來的“叛逆”,她說,像是一個要釋放過往壓抑的定時炸彈,必須要爆了,不然人會憋出病……

維繫一個好標籤很辛苦很累,僞裝的日子,就是好像意志和身體不同時屬於自己,不快樂,卻又無能爲力……

那些被誇懂事、乖巧、漂亮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第4張

再來說說我自己。

我之前一直有個障礙,我給命了個名:自我肯定困難症

具體表現爲,我剛參加個什麼活動、做了什麼事,如果大家反饋非常好,激動的過來和我表達,“吉吉,你好棒啊!”“你文章寫的很好啊”,我的第一反應都是揮揮手搖搖頭,“哪裏哪裏”、“沒有沒有啦!”“還好啦!”

我也很不喜歡自誇,覺得這話即便要說,也應該由別人來說,自己誇自己、或者曬出來,多不“謙虛”啊!

很久之後,我才找到這個模式是從哪裏來:學生時代,很多次,當我拿了好名次,興奮的回到家,父母總會掩飾住喜悅,語重心長的提醒我,“嗯,不錯,不能驕傲啊,要謙虛。下次得更努力!”

我得到的信念就是:有了成績不值得太高興,表現出爲自己驕傲,更是不自謙的表現,要不斷的往前看、做得更好……

現在的我,依然會本能的對誇獎做出“謙虛”的迴應,當我不斷的成長,重新養育自己,大方的用“謝謝”迴應,在心裏肯定自己:“你確實做的很好啊,享受這些認可!”我覺得特別釋放。

所謂的“好標籤”,會是一種負累,會讓人不自覺地給自己設定了很高的期望值、壓力過大、忘記了自我肯定。

那些被誇懂事、乖巧、漂亮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第5張

對孩子來說,父母最重要也最被信賴,因此孩子總會敏感的考慮到自己在父母眼中的形象和地位,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和認可,並把父母的話“聽”進心裏,慢慢的被暗示、影響和塑造。

漂亮、聰明、勇敢、懂事、乖巧、謙虛、友善、積極、活潑、上進、好學……這些披着華麗外衣的好標籤,其實和笨、醜、淘氣、小氣、霸道、自私這些所謂的“壞標籤”一樣,都會阻礙一個人成爲真正的自己

當孩子做不到標籤上的“好”,他會感受到壓力,恐懼與心目中高大的父母斷了連接。
當孩子聽不到這些美好的詞,他會不習慣、會失落,覺得是自己的錯。
……

那些被誇懂事、乖巧、漂亮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第6張

那我們要如何避免貼標籤、同時減少已經貼過的“好標籤”帶來的負面影響呢?

1、多去肯定行爲,避免評判。

我們都希望孩子擁有美好的品質,但要避免標籤效應,就要慎用、少用對人做出評價的形容詞,而是多針對行爲,進行客觀描述,肯定孩子具體做了什麼,對孩子表示感謝,比如:

可以說:“我注意到你用交換玩具和限定時間的方式,解決了搶玩具的問題。”
不要說:“你真是個懂得謙讓的好孩子!”
可以說:“謝謝你今天幫媽媽做了家務。”
不要說:“你可真懂事!真是媽媽的乖孩子!”

那些被誇懂事、乖巧、漂亮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第7張

2、多去詢問、關注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可以提建議,但不要下命令。

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和表達的權力。他會對一件事,產生自己的想法、感受,並做出決定。

我們要鼓勵孩子在情緒安全的環境中去表達,同理孩子的感受,多用選擇題和啓發式的問句,讓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所想。

可以說:“把蘋果給了妹妹,你有感受?覺得委屈是嗎?你希望怎麼做呢?”
不要說:“你是個好姐姐、懂得謙讓的孩子!”
可以說:“關於這件事,你的想法是什麼?”
不要說:“好孩子都聽媽媽的,我肯定爲了你好。”

那些被誇懂事、乖巧、漂亮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第8張

3、真正的尊重並接納孩子,包容不同。

好標籤總是容易脫口而出,是因爲我們對孩子有本能的期待,如果內心依然懷揣着無數個標準的、完美的“答案”,想要我們心中理想的孩子,那麼再多的技巧、溝通方法、話術,還是一樣會給孩子帶來壓力。

所以,家長真正需要的,是修煉自己的心,想一想:哪些期待,其實是把自己的期待投射給了孩子?哪些自己都難以做到?如果做不到,我們希望別人如何包容接納自己、給予力量呢?

如果有機會,學習扮演一個孩子吧,體會他的內心世界,我們纔會從心底生出真正的、充滿鼓勵、卻不會令孩子感到束縛的愛。

那些被誇懂事、乖巧、漂亮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第9張

蔡康永曾經說過,爸爸媽媽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想要他變成的人。

這條路很不易,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覺察。

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