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寶寶護理>母嬰資訊>逃避是孩子內心恐懼的表現

逃避是孩子內心恐懼的表現

育嬰咖 人氣:6.74K

人都有自我防禦機制,當遭受負面情緒時往往會採取一些自我保護措施,例如“逃避”。逃避是人的一種本能,但在對待問題時卻不是一個正確的做法。

原標題:逃避是孩子內心恐懼的表現

人都有自我防禦機制,當遭受負面情緒時往往會採取一些自我保護措施,例如“逃避”。逃避是人的一種本能,但在對待問題時卻不是一個正確的做法。

逃避是孩子內心恐懼的表現

閱讀某本心靈書籍時,看到這樣的一句話:“逃避由現實引起的痛苦是人的本能,唯有靠自律才能克服這樣的痛苦!”

小女孩只有四歲多,差不多媽媽每次指出她的錯處時,總是辯解錯誤不是她造成的,有時甚至反批評爸爸的不是,實情只會令情況更糟。當然,作爲成年人,不會爲這樣的“誣告”而斤斤計較,可是,教導孩子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承認並面對自己的犯錯,無疑是理所當然。有趣的是,幼童普遍對犯錯的逃避反應,似乎印證了這本書所提出的一個人性現象:逃避是人的本能。又或應該說,沒有人會喜歡現實世界帶給自己的痛苦經歷和感受。

人之所以逃避,是基於內心的恐懼情緒所帶動。但這樣的人性反應,並不能真正解除痛苦。相反,正如小女孩每次對犯錯辯解之後,只會遭受意料之外的指摘。誠然,這樣簡單的道理,不難明白,但大部分的人卻選擇不斷逃避現實,無意識迷信有朝一日能夠把事情解決!

就教育下一代而言,我們過分的保護、溺愛只會自招惡果。到底,什麼纔是過分的保護和溺愛呢? 簡單而言,當你發現,你爲子女所做的,不單不能讓他自立,幹自己所屬年齡、身份所能幹的事,甚至倒退,與社會大衆一般期望有落差,那就必須檢視一直以來採用的相處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遠比物質的影響來得更加深遠。想要讓子女能夠更好的成長,不妨教會孩子面對問題,在這方面父母首先應該做好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