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早教>教育資訊>魏坤琳:年輕的北大教授,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魏坤琳:年輕的北大教授,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育嬰咖 人氣:7.83K

頭腦聰明,四肢發達的科學家,白襯衫,認真臉,「科學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許多人熟悉這個《最強大腦》舞臺上的魏坤琳。生活中的魏坤琳「親民」得多。

頭腦聰明,四肢發達的科學家,白襯衫,認真臉,「科學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許多人熟悉這個《最強大腦》舞臺上的魏坤琳。生活中的魏坤琳「親民」得多。

他從小是學霸級的人物,喜歡讀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對很多知識有所涉獵。在美國讀書的時候,總是喜歡問爲什麼,被德裔的博士導師直接叫「Why先生」,契合了德語中 ( Wei ) 的發音。

他也有很多的業餘愛好,比如很喜歡滑雪,單板雙板都會,還有潛水、衝浪。儘管是個腦力達人,但他自認不像《生活大爆炸》裏的任何一個,「我不像他們那麼Nerdy(書呆子)。」

魏坤琳:年輕的北大教授,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做爲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魏坤琳工作起來毫不含糊,週末也經常泡實驗室。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在業內重要學術刊物《神經科學雜誌》(Journal of Neuroscience)和《當代生物學》( Current Biology ) 上發表研究成果。

普通人可能看不懂論文,但許多人都有可能因他的研究而受益。比如,他跟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合作,用體感遊戲幫助中風病人康復;爲糖尿病足定製鞋墊預防糖尿病足;設計知道使用者心思的智能假肢...... 魏坤琳可不想讓研究只停在數據和論文上,他要讓科研成果真正「有用」。

科學家和他的孩子

魏坤琳:年輕的北大教授,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第2張

有一次,一個雜誌問魏坤琳的女兒:用一句話來形容爸爸吧?孩子立刻回答:是個好爸爸!

孩子的話印證了魏坤琳自己的判斷:「我是家裏最懂孩子的人。」

比如,孩子吃飯時開始發呆了,一般父母一定要催:快點吃,飯都涼了! 但魏坤琳沒有着急催促。 他問女兒:「你在思考什麼問題呀?」孩子說,她在想「8」該怎麼寫。爸爸很自然地跟孩子說:「你趕快吃,吃完飯爸爸找張紙,跟你一起寫。」一場常見鬥爭就這樣消失在萌芽狀態。

他喊女兒起牀的方法也非常特別:「寶寶,滾過來,到爸爸這邊來!」

對於「滾」這個詞,他是這麼解釋的:

我們做大腦神經研究的人都知道,action(行動)和movement(動作)對大腦來說複雜程度完全不同。動作是最小的控制單位,而行動則可能有一系列的動作,而且它需要比較清晰的目標和一系列的計劃。小朋友們的大腦目標感不強,沒有辦法對行動指令快速做出迴應。如果大人希望孩子做某件事情,最好能夠幫助他們把目標拆解開,給出當下立即可以做的具體動作。比如我說的「滾」。

他把專業的腦科學知識融入到了自己養娃的過程中。

關於聰明養育,他說

父母最希望小孩擁有的就兩樣東西,就是健康和聰明。健康,以現在的醫療水平和營養水平,一般問題不大。但是聰明,怎麼讓小孩更發揮他的潛力,培養他的能力和興趣,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識了。

孩子們都願意模仿家長。如果你希望孩子更多運動一些,你也要多外出活動。如果你希望孩子更愛閱讀、更愛學習,你自己也要在家裏常常閱讀。教育方式,有時候其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有些家長可能只想着「copy」,看到別人怎麼做我就怎麼做。恨不得我把孩子交給哪個機構就好了。這其實是一種偷懶。做家長沒有捷徑,得多花時間陪孩子,多花心思觀察和了解孩子,瞭解育兒相關的心理學、認知科學和腦科學基礎知識。在掌握知識和理論的基礎上,再針對自己的孩子的實際情況做出行動。

你和她的言語交流,你小時候給她的愛撫,你和她一起做的遊戲,你和她一起讀的小人書,一起堆的沙子,一起跑過的林蔭路,這些是她最重要的早教。當然,如果你能多知道一點靠譜的、科學的育兒知識,並在陪伴她的時候應用上,那就是美好中的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