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3-6歲>學齡前教育>把握“懲罰教育”的三個原則

把握“懲罰教育”的三個原則

育嬰咖 人氣:1.66W

日常生活中,當寶寶表現出荒唐的行爲、錯誤的舉止,悖離父母美好的願望時,我們很可能會採用懲罰的手段進行教育。其實,懲罰教育與孩子痛苦的情緒體驗相關聯,如果使用得當,可以將孩子的錯誤行爲消滅在萌芽狀態。但是,如果使用不當,甚至濫施“懲罰”,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如何實施“懲罰教育“纔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呢?這就需要注意3方面的問題。

懲罰時機:

從幼兒心理活動的特點看,決定懲罰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時間,及時懲罰往往比延遲懲罰效果要好得多。所謂及時懲罰,就是在孩子的壞行爲尚未得到強化,沒有形成愉快效應之時施以懲罰。例如:當孩子擅自從商店櫃檯上拿起糖果時,父母要立即讓他交出來,並向他講明不能亂拿別人東西的道理。這樣,就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不能隨便拿別人東西”的認識。倘若孩子吃下糖果之後,父母再實施教育,情況就大不相同了。這時,孩子吃糖所引起的愉快體驗會削弱甚至抵消懲罰所造成的痛苦體驗。這樣的懲罰教育非但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反而在孩子的思想上產生了“寧願受懲罰,也要將糖果吃下去”的意念。長此以往,勢必惡性循環,導致孩子偷、摸惡習的形成。

懲罰標準

所謂的懲罰標準就是孩子在做出何種表現時應該進行“懲罰教育”的依據。許多父母實施“懲罰教育”時常常與自己的情緒聯繫在一起。心情好時,對孩子就放任自流,使孩子的錯誤行爲不知不覺地得到了強化;心情不好時,孩子稍微“越雷池一步”就大發雷霆,甚至將生活和工作中的怒火撒向孩子,使孩子膽顫心驚、不知所措。還有些父母,對孩子的錯誤行爲採取記帳的方法,犯一次錯誤記一次帳,最後“數罪併罰“,一頓抽打。由於學齡前兒童的記憶力較弱,“數罪併罰”式的懲罰會使兒童弄不清遭此“災難”的原因.甚至還會搞錯因果關係。其結果不僅不能使兒童悟出“捱打”的緣由,產生尋找正確行爲方式的動機,反而給他們的心靈蒙上一片陰影。

懲罰方式:

懲罰教育不僅要善於把握時機、掌握標準,更要講究方法。首先,懲罰教育的效果如何與強度關係不大,一個嚴厲的眼神、一句簡短的批評,許多時候就可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爲;而無休止的訓斥,甚至動之以拳腳,卻往往收效甚微。其次,懲罰教育的效果也不與次數成正比。對孩子頻繁地實施懲罰,會使孩子在父母面前手足無措,造成精神高度緊張、行爲紊亂,逐漸形成膽怯、孤僻等消極的心理,久而久之,還會引發孩子撒謊、出走等反抗行爲。再次,懲罰教育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是與孩子痛苦的心理狀態相聯繫的教育都是懲罰教育,如:嚴肅的批評、對錯誤行爲的剖析、輕微的挫折打擊等等,都能對孩子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當然,究竟孩子應使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懲罰教育,父母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個性、犯錯誤的情況來決定。

實踐證明,懲罰教育只能減少兒童犯錯誤的次數,不可能引導正確行爲方式的形成。所以,懲罰教育僅僅只是一種輔助性手段,它必須同正面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既要及時指出孩子的毛病,更要給他們示範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什麼是正確行爲、什麼是不良習慣。同時,對孩子的點滴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強化他們的良好行爲和動機。

把握“懲罰教育”的三個原則
點擊進入精彩育兒頻道!

TAG標籤:#方法 #教育 #孩子 #懲罰 #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