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寶寶護理>寶寶呵護>孩子挑食,家長們應該這樣做!

孩子挑食,家長們應該這樣做!

育嬰咖 人氣:8.95K

樂樂 3 歲多開始挑食,不願意吃蔬菜,喜歡吃肉和米飯,還有各種甜食,糖、水果、酸奶等。家人害怕他營養失衡,開始勸他吃菜,但沒用。

樂樂 3 歲多開始挑食,不願意吃蔬菜,喜歡吃肉和米飯,還有各種甜食,糖、水果、酸奶等。

家人害怕他營養失衡,開始勸他吃菜,但沒用。後來硬是規定:吃飯時必須吃一口肉,兩口菜,一口米飯。

現在回想起來這個要求多麼可怕。

因爲強迫樂樂吃菜,他總哭鬧、抗議,飯桌成了他接受批評、教育的場所。高壓管教的效果很快就體現出來:樂樂從不吃蔬菜逐漸變成不吃正餐,又逐漸發展成幾乎不吃任何東西。4 歲多時,我們已經不能苛求他吃蔬菜了,能多吃幾口飯,家裏像過節一樣高興。大多數時候,他都無精打采的走過來看一眼飯菜,又無精打采的離開。

這種狀態持續好久,明顯影響到他的發育和精神狀態。他變得又瘦又小,一到吃飯時就緊張,吃飯成了他時刻準備逃避的事。

孩子爲什麼挑食

孩子挑食很常見,很多媽媽也和我一樣頭疼。國內一項對上海 1000 多名 1—6 歲兒童的調查發現,挑食的孩子約佔了 40%。挑食的原因主要有:

孩子挑食,家長們應該這樣做!

1. 孩子的因素

孩子喜歡吃甜食和高熱量食物是人類進化的本能,幫助人類在食物匱乏的年代生存下來,只是這樣的本能與我們所處的時代已不相匹配了。挑食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具有生存的意義,這個問題普遍又頑固。

2. 家長的因素

(1)家長挑食

家長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孩子,最明顯的就是睡眠和飲食。父母吃什麼和吃多少,會影響到孩子的選擇。我本人就是一個挑食的人,孩子難免受到影響。

(2)強迫餵養

調查發現,很多家庭存在強迫餵養的現象,尤其是強迫孩子一定要吃夠規定的量。越強迫餵養,孩子的飲食越不好,而且有意思的是,家長接受的教育水平越高,強迫餵養的情況越突出。這有可能是家長懂得的知識越多,越重視孩子營養均衡,當孩子挑食時就容易逼迫其改正。

(3)餵養理念和進餐氛圍

家長越是能意識到自己的餵養理念對孩子的影響,家庭成員的餵養理念越一致,孩子發生挑食的情況越少。就餐時,氛圍越融洽,家長強制、批評的越少,孩子的飲食行爲就越好。

所以,孩子挑食固然有其先天的生理因素,但是很多情況下是由於家長的原因。我們對孩子吃飯的控制、批評,更容易導致孩子的挑食行爲加劇。好在這部分是我們可控並且容易改正的。

在孩子挑食過程中,我們需要理清: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支援(家長應該做的);孩子自己可以做哪些決定(孩子應該做的)。

怎麼讓孩子不挑食

美國心理學家埃裏克森認爲,人在一生中要經歷八個連續又各不相同的階段,各個階段有特定的發展任務,形成相應的人格品質。

挑食的孩子主要集中在 2 到 6 歲,我們截取埃裏克森關於這兩個年齡段的孩子人格發展描述:

1.嬰兒後期( 1.5—3 歲):孩子有了自主意識,父母要給予孩子探索的自由,不要過分限制他們的爬上爬下,同時要使他們的行爲使之符合社會規範,不放任自流。

2.幼兒期( 3—6 歲):父母鼓勵孩子投入遊戲,投入同伴活動中,鼓勵他們的獨創行爲和想象力,幫助孩子獲得主動感與創造性,讓他們在安全的環境下敢於冒險,樂於嘗試,爲他們的責任感和創造力奠定基礎。

從埃裏克森的理論可以看出,處於嬰兒後期和幼兒期的孩子,需要父母支援他們的探索、創造性、遊戲等行爲,同時父母也有必要限制一些行爲,形成社會規範。

具體到孩子挑食的問題:

家長應該:爲孩子提供品種豐富的食物;決定進餐時間,和孩子一起就餐;家長以身作則不挑食,創造和諧的就餐氛圍;給予孩子關於就餐規範的指導;

孩子應該:可以對自己吃什麼提出建議;決定自己的就餐量。

樂樂的挑食,我們的做法有很多不足:

孩子進食時間不固定,有時兩餐之間會自己吃零食,沒有空腹感;

經常邊吃邊玩,斷斷續續,沒有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吃飯氣氛不好,家長過於關注孩子吃飯,強迫吃,孩子經常哭鬧;

我自身也挑食,樹立了壞榜樣。

所以,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調整,媽媽們也可以參考:

孩子挑食,家長們應該這樣做! 第2張

1. 固定就餐時間,增加活動量

樂樂待在家裏時,一日三餐時間與大人一致,中間與幼兒園一致,加少量水果與酸奶,家裏不再購買零食。同時,多體力活動,每天固定放學一小時的玩耍時間。還報了他喜歡的輪滑興趣課,已經陪伴他持續了一年多,讓他明白了堅持的快樂。

2. 調整對孩子吃飯的態度,重視餐桌禮儀

全家達成共識:食物儘量營養豐富,但是對食物本身、樂樂吃飯的行爲不做任何評論,把他當做飯桌上普通一員,不給他餵飯。

吃飯時,大人儘量少說話,中途儘量不離開自己的座位。要求樂樂也和我們一樣,遵守餐桌禮儀:不敲桌子、不敲碗,不打擾別人,不離開座位。

3. 鼓勵他決定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

吃多少由孩子自己決定,大人不施加壓力、不勸吃。每週有一頓飯在外吃,樂樂可以和大人一樣建議去哪家飯店。每餐做飯之前,樂樂可以告訴大人他想吃什麼,怎麼做他覺得好吃,但是做出來後不會因爲他的要求重新做。

鼓勵孩子自己動手洗水果、蔬菜。有時還會讓他參與一起製作果粒酸奶、水果羹等,孩子從中體會到成就感和控制感,覺得做飯、吃飯不那麼反感,反而好玩。

4. 改掉自己挑食的毛病,同時利用遊戲、同伴和科普的力量

我本身有吃飯挑食的習慣,不喜歡吃麪條和蔬菜,喜歡吃肉和米飯。現在我吃什麼東西都認真埋頭吃(假裝演技派),幼兒園舉行大胃王比賽,看誰不挑食,樂樂也經常回家也和我比賽。

樂樂這個年齡段已經具備一定邏輯推理能力,能理解蔬菜和一些身體問題的聯繫。我就買了些食物科普書,向他講述人體消化系統、營養吸收等等知識,比如吃菜少會便祕等。

就這樣,幾個月的努力奮鬥後,樂樂終於從嚴重挑食變成能正常吃飯,也長高長壯了許多。雖然現在還不算很能吃,也談不上愛吃菜,不過我已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