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早教>學前教案>可怕的2歲?我們還要誤解孩子多少次?

可怕的2歲?我們還要誤解孩子多少次?

育嬰咖 人氣:6.58K

吃飯一定是要坐在媽媽和奶奶中間,然後媽媽旁邊是爸爸,奶奶旁邊是爺爺,要不就不吃飯了。

家裏門鈴響一定要他先開門,他來分配拖鞋,有人搶先一步必須砰一聲關上門重來一次。

誰的手機響了,必須要他去拿然後幫助你按下接聽你才能接電話,要不氣得直跺腳。

以上情形是不是貌似有點眼熟?也沒人教他這樣啊,怎麼突然就變得不可理喻了呢!   如果你覺得上面的描述,簡直就是你家寶寶的場景重現,那麼恭喜你,你家寶寶的秩序敏感期到啦!

什麼是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這個詞常常會在育兒書上、育兒文章裏出現,那麼,到底什麼是秩序敏感期?

很多家長髮現2歲左右的孩子突然變得“挑剔”、“不講理”、“執拗”,一切都得按照他指定的順序、流程來進行,否則就會發脾氣,搞得家長哭笑不得,近乎抓狂。這些通常是“秩序敏感期”的信號。

蒙臺梭利的觀點表示,兒童具有兩重秩序感,內部的秩序感和外部的秩序感。內部的秩序感使兒童意識到自己身體的不同部分和它們的相對位置;外部的秩序感則是兒童對外部世界存在的規律和關係的感知與理解。

1—3歲的幼兒由向內的秩序感逐漸轉向向外的秩序感,有強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慾望,對物品擺設的位置、動作發生的順序、人物及其狀態的呈現、物品的所有權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戰就會感到不安、焦慮,甚至會表現出極端的激烈反應。

簡單來說,秩序敏感期就是一個凡事都要講究自己的秩序,否則就“蠻不講理”的孩子+一個快被孩子逼瘋的家長。

記得暖暖處在秩序敏感期的時候,睡前讀繪本,一定是我的手放到她的頭頸裏,懷抱着她,然後左手拿封面,右手託封底,兩隻手的順序不能錯。這個姿勢保持一會兒還好,時間久了真是腰痠背痛,有時候我悄悄偷懶,一隻手托住整本書,她就會大叫:媽媽,差一隻手,拿住這邊!那段時間我真的去了兩次盲人按摩這種事我是絕對不會說的。

可怕的2歲?我們還要誤解孩子多少次?

可貴的秩序敏感期   在秩序敏感期,孩子通常堅持己見,難以變通,平常的溝通方式效果也變得不那麼有用了,很多“過度”的表現會讓家長覺得孩子“任性”、 “胡鬧”,加上秩序敏感也是“Terrible Two”的重要表現之一,所以好多家長也把秩序敏感期稱作“可怕的秩序敏感期”或“頭疼的秩序敏感期”。

不過,在暖媽看來,用“可貴”來形容秩序敏感期好像更貼切。

秩序敏感期確實讓不少家長覺得“不可理喻”,但事實上,秩序敏感期卻對孩子是至爲重要。   敏感期是孩子對某一項技能技巧和認知能力的掌握有一個發展最迅速、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時期,是孩子自我成長和認知世界的必經過程。每當敏感期到來,就意味着孩子又將往前一步。

而秩序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種習慣和品質,讓房間整潔有序,做事情的條理計劃、學習的良好方法、工作中的輕重緩急乃至人生信念的恪守堅持都與秩序密不可分。

因此,當孩子處於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時,外在環境中的人、事、物的秩序是幫助其混沌內在發展清明有序的媒介,如果這些秩序被破壞時,則孩子的精神會因此不安和亂髮脾氣。如果這樣的情形持續着,無秩序性會成爲孩子發展的障礙。而這個時期給孩子適時適地的陪伴和教育,就能讓孩子順利地渡過秩序敏感期。
可怕的2歲?我們還要誤解孩子多少次? 第2張

渡過秩序敏感期,只需做好一件事   秩序是生活的一種需要,當它獲得滿足時就能產生快樂,當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如約而至,我們該怎樣引導孩子渡過秩序敏感期?   其實,只需要做好一件事。    順着他!   需要費勁的姿勢講繪本?好,順着他。

需要指定某個人洗澡?好,順着他。

需要他來按電梯?好,順着他。已經被別人按了怎麼辦呢?那就再坐一次吧。

玩具放在他指定的箱子裏,繪本放在他認定的架子上,給他留一個固定的位置和空間。   其實,對於秩序感的執着源於孩子對於未知世界的不安全感,當從自己小小的無知無畏到張開雙眼認知所在的世界,周圍的一些都那麼新奇,但是又充滿了不確定。於是孩子試圖用他能僅有的能把握的順序來探索世界,這樣的“程序” 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莊重的儀式也是一種可靠的安全。陪着孩子一遍又一遍的重複做這些“程序”,還要加倍小心不踩到他“程序”的雷區,確實是一件耗時耗力的事,但是陪他慢慢體會、慢慢感知世事的規律與規則也不是一件特別珍貴的事嗎?

可怕的2歲?我們還要誤解孩子多少次? 第3張

當孩子的秩序一一得到滿足,他小小世界的建立,就變得更輕鬆愉快。慢慢的,他也能學會與世界達成和解與包容,理解世界不是隻有一種既定的模式,很多事情都可以變通,很多事物都有變化,而背後的安全感成爲他應對風雲變幻的堅實後盾,內化爲他進一步探索世界的勇氣。

所以,放慢一點點腳步,發現孩子的“秩序”,尊重他的“秩序”,也許是這個時期最好的引導。   當然,順着他,不是慣着他。對於不能妥協的原則性問題,遇到真的無法滿足的“秩序”,耐心的解釋、大大的擁抱、轉移注意力、長時間的陪伴都是可行的辦法。也許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安撫的過程會變得更難更長,但是別急着矯正孩子的“任性”,這些任性都是孩子進步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