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早教>學前教案>你家孩子有這樣的態度嗎?預示親子關係已經到了懸崖邊緣

你家孩子有這樣的態度嗎?預示親子關係已經到了懸崖邊緣

育嬰咖 人氣:2.99W

你家孩子有這樣的態度嗎?預示親子關係已經到了懸崖邊緣

(一)

叮噹媽是我見過的最執着卻又最無厘頭的媽媽

“叮噹,你今天要拉兩條屎,昨天沒拉今天要補上!”

很不幸,孩子只拉了半截,一條也不算。

“你知道,每天不拉屎,那些屎會堆積在你的肚子裏變成石頭,然後你就會肚子痛……”叮噹媽苦口婆心。

“是恐龍化石嗎?”

叮噹媽惱羞成怒,“你今天一定要給我拉出兩條,否則你就別給我出廁所門!”孩子乾脆反鎖了廁所門,在裏面玩水,水龍頭嘩啦啦直流聽得叮噹媽肉痛。叮噹媽砰砰拍門,差點沒把門給拍壞。

沒多久孩子開門面無表情地回房間,“拉了沒?”叮噹媽氣鼓鼓地質問。

“拉了,已經拉了十條!”氣得叮噹媽臉一陣紅一陣白。

旁人都在勸:“讓孩子拉屎不是這樣勸的!雖然讓孩子養成每天拉屎的習慣很重要,但拉屎是最不能強人所難的嘛……”

沒多久,孩子因爲積得久便變成了便祕,叮噹媽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一定要讓孩子每天及時拉屎。用“爲了孩子的健康”冠冕堂皇地強迫孩子,結果兩母子的拉屎大戰每天必上演,看得旁人啼笑皆非。

(二)

“你看現在幾點了?趕緊去睡!”

孩子不理會,在沙發上蹦呀跳呀,手裏拿着玩具繼續搗鼓,該幹嘛還是幹嘛。

媽媽忍不住大吼:“睡覺啦!我的話你沒聽見嗎?否則看我不揍你!”

孩子這才慢吞吞地放下手上的玩具,估計孩子轉身回房間那刻,已經把你的祖宗咒罵了千萬遍。爲什麼呢?因爲你們還在追連續劇,雖然儘量調低了電視音量、壓抑住狂笑,但你們的行爲已經把孩子的小心靈戲謔了千萬遍——我們是高高在上的父母,你是小屁孩,晚上10點後我們能享受人生,你只配睡覺。

雖然你不肯承認,但你的行爲已經表明了這一切。如果你堅持己見,孩子還是風雨不改到每晚必須等你吼叫才依依不捨上牀睡覺,即使當孩子進了房間,別指望他們會乖乖入眠,他們仍舊會透過在房間把弄玩具、在牀上跳躍、翻滾等向你作無聲的抗議。而當你向孩子宣佈“該睡覺了”,關門熄燈全家人入睡,你才能洗清這樣的罪名。

(三)

公園裏,小女孩用沙子在構建她的夢想天地。

“不要再玩了,我們要回家了!”孩子似乎沒聽到你半點聲音,仍舊沉浸在她的鍋呀、鏟呀等虛擬世界中。

“你不走,我走!”如同領導下命令般“你再不如何如何,你就給我滾蛋”,在媽媽的威脅下,小女孩才猛地從她的遊戲中回到現實。

“你知不知道你剛纔已經玩了一個小時,現在已經很晚,媽媽要回家做飯還要做家務……”巴拉巴拉媽媽一大堆說教,希望孩子下次會更加聽話,孩子一邊走一邊點頭。

別以爲他們真的聽進去了,下次還是照玩不誤。爲什麼呢?因爲你對孩子沒半點商量的餘地。嘗試提前跟孩子說:“我們再玩5分鐘就回家如何?”有提醒和緩衝,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小編說)

“乖乖將這碗飯吃完了,不吃完不準玩!”剛扒了兩口飯,孩子又爬下座位摸摸這個玩具,摸摸那個玩具。

“不要看電視,先把玩具收拾好!”孩子把你的話當耳邊風,徑直坐到沙發開了電視,把你氣得心肺都要炸裂。

“不準吃糖,會壞掉牙齒!”孩子拿起糖果瓶,一溜煙躲到飯桌下吃了起來,留下你在乾瞪眼睛。

“不要”、“不準’、“不能”……這些字眼在很多家庭非常常見,你無時無刻不在彰顯作爲父母的權威。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說這樣的話時,很可能是你着急想結束當前的狀況、也因爲你不想耐心浪費脣舌。但是這樣的話說多了,孩子會把你當成了耳邊風,久而久之,大概只有大吼大叫才能起到些少作用了。

龍應臺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我們是一樣的生命,我們彼此尊重,我們一起成長。孩子之所以把你當耳邊風,那是因爲你多次的不尊重傷害了他們,親子關係也到了懸崖邊緣。孩子是最聰明的模仿者,所以他們也不再尊重你。“耳邊風”其實是孩子們對你表達反抗的方式,他們人小體弱不能透過武力、也不能透過責罵來宣告不滿,他們以自己最適合的方式告訴你——“爸媽我不想聽你的。”你聽見孩子們內心深處的吶喊了嗎?孩子爲什麼不肯聽你的呢?你有耐心蹲下來傾聽孩子們的理由嗎?

分享個暖心的育兒小故事

有個媽媽帶孩子出外玩耍,媽媽說帶一個玩具就好,孩子後來一邊抱一個帶了兩個。

媽媽問:“你爲什麼帶了兩個玩具?如果你能說出打動我的理由,我就允許你帶。”

孩子想了一會說:“因爲左邊的玩具跟右邊的玩具是好朋友,他們不願意分開!”

媽媽笑了,孩子最終高高興興地帶着兩個玩具出了門。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各種行爲有時即使不可理喻,但是他們總有自己的理由,嘗試尊重他們的想法是父母的責任。

你的威脅是“狼來了”的把戲。“你不拉兩條屎就不準出廁所門”,當孩子拉不出難道你真的就讓孩子一直待下去?“你不走的話,我就不要你了”,當孩子耍賴真的不走時,大概你只是怒氣沖天地拖着他們離開……這類威脅的話建議以後不要再跟孩子說了,說多了不僅你話語的可信度降低了,孩子還會聰明地得出結論——騙人的把戲,不要指望我再相信你。面對你的命令,我不說好也不說不好,看看你最終奈我何!可以說,孩子的“耳邊風”是父母親手製造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