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早教>教育資訊>熱播劇《甄嬛傳》被稱爲古裝版的杜拉拉

熱播劇《甄嬛傳》被稱爲古裝版的杜拉拉

育嬰咖 人氣:1.17W

熱播劇《甄嬛傳》被稱爲古裝版的杜拉拉

熱播劇《甄嬛傳》被稱爲古裝版的杜拉拉

飯後茶餘大家談論最多的莫屬《甄嬛傳》吧,也有人稱《甄嬛傳》爲古裝版的杜拉拉,甄嬛從嬪妃到皇太后的升遷過程,放在現實社會來看,就是初入職場的女大學生到職場CEO的成長史。導演鄭曉龍曾這樣以職場概念解讀《甄嬛傳》。

  《甄嬛傳》熱播引熱議

  後宮升遷被追捧爲“職場CEO成長史”

“甄嬛從嬪妃到皇太后的升遷過程,放在現實社會來看,就是初入職場的女大學生到職場CEO的成長史。 ”導演鄭曉龍曾這樣以職場概念解讀《甄嬛傳》。電視劇剛剛推廣時,出品方就果斷打出“古裝版杜拉拉”,讓很多觀衆心有慼慼焉,甚至早早有觀衆寫出“甄嬛成功寶典”,並將劇中的場景和人物設定與職場進行比對,稱“選秀”對照的是“招聘”,因爲“選秀”既要拼“關係”、“背景”也要拼“能力”。還有觀衆編出不同類型的 “職場拍檔”、“上下屬關係”、“職場關係網”等,如“太后=董事長,皇上=總裁,皇后=執行副總裁,皇貴妃=人力資源副總或運營副總,貴妃=其他副總裁,妃=業務總經理,嬪=總監,貴人=進階經理,常在=經理,答應=主管,冊封=普通員工。 ”

儘管有觀點認爲,將殘酷的宮廷鬥爭放到職場並不合適,但從上述的內容看,觀衆的確讀出了自己的“職場生活指南”。一位“甄嬛迷”就寫道,甄嬛善於識人、懂得用人,因而具備在“後宮”這個“職場”中向上爬的能力,“每一次遇到危險,甄嬛都是主動出擊,自己想辦法解決困境。那些忠心的下屬和鐵桿的朋友,都是她平時一點一滴積累下的,這都成爲她成爲後宮之主的力量。 ”

而鄭曉龍更是放言,甄嬛就是職場的“聰明人”,“面對雍正,甄嬛很擅長揣摩帝心,她利用自己的好人緣,斡旋在上級、下屬、對手、合作伙伴之間,遊刃有餘。職場中,最忌諱的不是沒有才幹與智慧,而是不知道老闆要什麼。所以無論是職場‘菜鳥’還是‘老鳥’,永遠要揣摩老闆的心思,不要公開跟老闆唱反調。 ”

《甄嬛傳》的“職場寶典”真的這麼好用?著名職業規劃師洪向陽在受訪時指出,《甄嬛傳》的確有職場人借鑑學習的地方,但應該注意區分“宮鬥”與“職場競爭”的不同,“前者着重強調人際關係的運籌帷幄、生死角逐;後者的重點落在個人職業技能,即核心競爭力上。”尤其對大學生而言,不應該片面地認爲職場中只要“搞搞人際”就可以,“在本職工作上的發揮、表現,纔是你職業生涯長遠發展的基石。 ”

他同時提醒,在險惡的後宮中,包括甄嬛等等人物可以爲達目的不擇手段;職場中雖然也存在惡性競爭,但不能觸及法律的底線,“從長遠的個人職業發展來看,個人的誠信道德問題也是重要課題。用過激的手段和方式行事,蒙受巨大損失的一定是自己。 ”

  深度分析

  爲何火?

  原著小說網絡書迷基礎廣

和電影《失戀33天》的成功案例相似,電視劇《甄嬛傳》也有一個先天的羣衆基礎:網絡書迷。如果要請熟讀網絡小說的人推薦“後宮類”經典文章,《後宮·甄嬛傳》必定位列前三。從2006年底開始連載以來,《後宮·甄嬛傳》一路受到關注。作者流瀲紫當年以該書參加某網絡原創大賽,在短短几日就創下六十餘萬點擊量,五百多萬條評論的戰績,出版社方面更給她開出10%的天價版稅。著名出版人沈浩波曾這麼評價這套書:“流瀲紫開創了華語世界的後宮品牌,後續的所謂後宮和宮鬥系列,都無法逃離流瀲紫所創造的經典模式,只有她自己才能超越。 ”

在之後的兩年裏,這套描寫架空歷史之下後宮女性的情感和成長曆史的小說出版了7本,而流瀲紫原意只創作3本,後在粉絲的熱情鼓勵下才追加續篇。也是從那時起,書迷就開始設想該書翻拍成影視劇的演員歸屬和情節走向等,2010年電視劇開拍的消息更是炒熱了這個故事。

“我連着看了一個星期纔看完,很累,但很興奮。 ”回憶起當初閱讀的經歷,書迷餘小姐記憶猶新:辦公室裏的同事爭相推薦這套作品,她用手機下載全套電子書,有3MB之多,“能寫得這麼長很了不起,還很有古韻。 ”據不完全統計,這套書目前已發售150餘萬套。不過值得玩味的是,書迷的超高熱情,也讓電視劇的拍攝之初倍受爭議。曾有很多書迷對電視劇將架空歷史“落地”變爲清宮戲感到不滿,更有網友在論壇針對電視劇先期發佈的劇照“挑刺”和“打分”。然而,該劇開機之時導演鄭曉龍的預言堪稱道破天機:“越多人罵代表這部劇的關注度越高,將來收視也越好,我要謝謝他們! ”

  鄭曉龍仍是“金字招牌”

從留學風潮興起的年代留下的《北京人到紐約》,到獻給走向金婚的一代人的《金婚》,乃至於他擔劃策劃的《渴望》與《編輯部的故事》,鄭曉龍這個名字儼然已經成爲中國電視劇界的一面旗幟。早在鄭曉龍宣稱要拍攝《甄嬛傳》之時,外界就已對這部作品寄予厚望。即便該劇最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但依然成爲同類題材作品的翹楚,這與鄭曉龍的導演功力密不可分。 “他的作品從來沒有被泡沫化、沒有跟風,因此難以超越。 ”一位業內人士這樣對記者說。

事實上,鄭曉龍對這類宮廷題材戲的判斷也與衆不同。他不僅是最早相中這類網絡小說的“伯樂”,也選擇了一條“宮斗的殘酷現實”路線,不同於一般古裝劇將眼光聚焦於浪漫的“宮廷偶像劇”,“如果年輕觀衆將自己的情感、情懷、情誼毫無保留地投擲在虛幻的想象中,忽視對現實的關注,那就只會失望。我們要做的是正本清源,也要有責任和勇氣去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

鄭曉龍在處理長劇方面也特別有經驗,長達50集的《金婚》、《金婚2》就讓很多電視劇望其項背。在處理長達76集的 《甄嬛傳》時,鄭曉龍也是遊刃有餘,該劇最初拍攝90集,爲了劇情緊湊他痛下殺手剪去十幾集。而這一舉動,也讓國產古裝電視劇迴歸 “四大名著”時期的傳統。流瀲紫就感嘆《甄嬛傳》完全不顯長,“94版 《三國演義》84集,《甄嬛傳》在國內肯定不能算是史上最長的劇。何況,好劇不怕集數多,整部戲有舒緩有緊張,有歡心有虐心,很好地維護了觀衆的觀看熱情。 ”

  改編劇本得鄭曉龍真傳

流瀲紫本人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曾坦言,最初寫下《後宮·甄嬛傳》時,她還是個大學生,在語言的把握和使用上有點不夠節制,古詩詞的使用也隨心所欲。但在具體改編上,專業的還是導演鄭曉龍,兩人更在合作時結下深厚友誼。在流瀲紫成婚之時,鄭曉龍還專門趕去給她當了一回證婚人。可以說,流瀲紫的編劇身份,是鄭曉龍一手打造出來的,他不僅將自己多年的編劇經驗傾囊相贈,還戲稱流瀲紫是自己的“關門弟子”。

“2007年我寫到第三本小說時,鄭導就跟我聯繫了,可他一直等我到2009年第七本書寫完,纔開始商量怎麼做劇本,怎麼訂年代,找什麼人做。整個劇本做了一年半,改了十幾個版本。 ”據流瀲紫回憶,她剛開始寫劇本的時候會將各種細枝末節寫得清清楚楚,也會保留原著中大量的古詩詞,有時候甚至忽略了故事的主線,是鄭曉龍手把手指導,要求將過分書面的語言 “落地”,“當然導演還是讓我保留了很多原汁原味的臺詞和詩句。 ”她曾設定以唐代爲背景,但最終還是轉爲清宮戲,“因爲我很喜歡《紅樓夢》,語言風格也比較接近,放在清朝更合適。清代雍正年間是中國封建制度中央集權和專制體系達到頂峯的一個時期,將時代背景設定在雍正年間最具批判性。 ”

在流瀲紫看來,最終的《甄嬛傳》劇本,可以說是一部全新的作品。雖然其中刪減了一部分她個人很喜愛的人物和情節,但總體把握變得更精彩。

  主創選得貴不如選得好

除了孫儷、蔡少芬、陳建斌、劉雪華等名字響亮的大牌明星,《甄嬛傳》中也有不少嶄露頭角的新星,“華妃”蔣欣、“沈眉莊”斕曦、“槿汐”孫茜、“溫實初”張曉龍等都在該劇開播後贏得一片叫好聲。選角的精準,讓該劇多了幾分勝算。據製片人敦淇透露,整部戲的選角以“甄嬛”爲中心,確定了“甄嬛”之後,再延伸到她周邊的角色。

到底是選貴、選名,還是選好?在這個問題上,劇組的態度很堅決。 “華妃”這個角色,就是一個糾結而大膽的決定,“這個人物性格鮮明,戲份又足,屬於‘戲保人’的角色,很多女演員見組,包括影后級的人物,但都差口氣。蔣欣來的時候素面朝天,可能沒休息好,顯得很憔悴,但不拘束、不做作,眼神裏有那種盛氣凌人的霸氣,雖然人高馬大,穿上花盆鞋足足1.8米,但舉手投足的小動作又有濃濃的女人味;試戲,戲也好。大膽用年輕演員,多給他們一些機會。 ”爲了考慮古裝戲的海外市場,太后、皇后、果親王等角色以港臺演員優先,最終選定劉雪華、蔡少芬和李冬學。

在衆多演員中,挑大樑的孫儷不斷被贊“演技大爆發”。有影評人指出,孫儷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處細節都恰如其分展現了甄嬛所處階段的思想與內心”。尤其是後期甄嬛重回後宮,孫儷的“腹黑”表現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在使用計謀時眼神透出的是腹黑、凌厲而沉重,在她的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的是真摯母愛,性格反差極大,眼神與動作細節都把握得很精確。 ”

而與之大演對手戲的蔡少芬更是觸動了流瀲紫本人,“她幾乎無可挑剔,完美地詮釋了小說原型,符合我寫作時最初的想像。在片場,我正是看了她的表演而被打動,才萌發爲‘烏拉那拉氏’家族寫續集的創作衝動,這個故事便是我的最新小說 《後宮如懿傳》。 ”

流瀲紫還回憶說,剛開始她曾希望導演讓陳建斌更瘦一點、更年輕一點,“但畢竟電視劇描寫的是雍正登基後的故事,陳建斌老師的年齡也非常接近,演技很好,他把雍正那種多疑、心胸狹窄又勤政的形象演繹得很到位。我去橫店探班的時候,在片場就被雍正的氣場所震撼。 ”

不僅如此,哪怕是戲中的宮女、太監和侍衛的挑選都很嚴格,大都是各大藝術院校表演系的學生,還跟着禮儀指導張曉龍接受專業培訓,“我們嚴格按照角色年齡、性格來精挑細選,就連宮裏的宮女、太監、嬤嬤,都要經過導演和製片人認可。劇組嚴格到每個“主子”身邊的隨從都不能搭配出錯,“宮裏前後換了好幾撥‘太監’,換掉後就不能再露臉了,後面又是一撥新‘太監’。 ”

  服裝造型佈景見真功夫

“玫瑰紅蹙金雙層廣綾長尾鸞袍,通身只用藍田脂玉裝飾,輕靈中不失厚重。 ”……《甄嬛傳》的原著中,有大量令人着迷的對服飾的描述,爲了在熒屏上“再現”這些華美服飾,鄭曉龍請來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服裝造型設計師陳敏正和曾憑藉《梅蘭芳》拿下金馬獎最佳服裝造型的設計師陳同勳。兩人在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這些好造型的誕生,與導演配合、財力投入非常相關。

據陳敏正透露,當初自己曾按鄭曉龍的想法開出A、B、C三套設計預算,最終劇組選擇最貴的A方案,還要求所有飾品都必須是“真東西”。如在網上受到一片好評的“華妃”蔣欣所戴的點翠頭冠,是個費錢又費手工的飾品,其頭頂中間的大鳳更是當年的真品,如今市價一套點翠售價將近100萬元。 《甄嬛傳》所有頭飾和飾品都“空前絕後”,“我們把所有設計好的飾品都拆掉,可能單一朵花,某一個配件還能用,但一模一樣的造型不會有了。 ”

不僅是服裝、造型的創意,班底對人物的理解和拿捏也至關重要。陳同勳說,他們的工作“不單單是設計衣服,而是設計人物”,“後宮”佳麗三千,如何體現出不同人身份、性格和特徵,如何在整體上看起來和諧一體,有很大的難度。而在一場戲裏,顏色系統經常要有包括幾千種色塊,劇中更用了大量以前古裝劇沒用過的面料,韓國紗、日本紗和國內的真絲綃,“每場戲還會做大色譜,一套衣服可能遠看是紅色,但下襬、袖口、鑲邊,所有細小的花的顏色都要搭配,每一個人物,每一套衣服都是一個系統。 ”最終,《甄嬛傳》整部戲單是飾品就做了350多套,服裝則多達800多套,其中爲女主角孫儷量身訂造的服裝多達48套。

製片人曹平向記者透露,橫店拍攝基地附近都是連綿青山,但從真正的故宮中望牆外,只能看到天空。導演鄭曉龍在後期製作時,專門提出將鏡頭中的山巒抹掉,還把橫店偶爾“露餡”的灰牆都變成紅牆。爲了避開南方特有的芭蕉樹,導演總要盡力躲着芭蕉樹拍。爲了還原御花園中鬱鬱蔥蔥的感覺,劇組還做了一些假樹樁“半身”出鏡,營造高木林立的感覺。

在前期拍攝時,劇組更曾押200萬元支票,從北京採購了兩大車明清紅木傢俱運到外景地橫店。劇中用到的瓷器全部採購於江西景德鎮,連皇后宮裏擺放的硯臺都是上百萬元的真品。

  有多火?

  首播重播收視均飄紅

不同於一般電視劇“越長越難播”的現象,《甄嬛傳》的“後續爆發力”令人驚歎。根據央視索福瑞最新數據統計顯示,《甄嬛傳》目前在上海本地收視已近9個點,全國同時段衛視播出單集最高收視高達1.76,創下東方衛視電視劇播出以來在本地數據和全國數據的最高值。

播出至今,東方衛視已連續20天穩居全國衛視同時段收視第一和第二名,白天重播該劇也位居全國同時段衛視播出第一。而與衛視同步播出的樂視網在上線一週後,即收穫近5億的單集點擊量,迅速佔據網絡排行榜冠軍寶座,目前全網流量已達10個多億,有望破20個億。在豆瓣等影評類網站,《甄嬛傳》更拿下國產電視劇中罕見的8.3高分(10分滿分)。不僅如此,《甄嬛傳》海外播出也捷報頻傳,目前該劇正在韓國、美國、新加坡播出,口碑節節高漲。更爲難得的是,這樣的好成績,是在《甄嬛傳》去年在數個地面頻道播出數次後創下的,這原本是“上星”電視劇的收視“硬傷”。

  “衍生品”層出不窮

開播至今,該劇的“衍生品”也絡繹不絕。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些“衍生品”並非出品方有意打造,而是商家“借東風”之舉,這樣的行爲無形中增加了該劇的曝光率。

編劇和原著作者流瀲紫早就預言,如果出一個“後宮殺”的遊戲牌,一定會有很多人喜歡玩。於是,有網站專門模仿熱門遊戲 《三國殺》推出《後宮殺》策劃欄目,獲得網友熱議。又如,由《甄嬛傳》引發的COSPLAY熱潮也讓很多商家動足腦筋,在淘寶網上搜尋“甄嬛傳”,可以找到上百件自稱與戲中“同款”的飾品,包括指甲套、髮簪、耳環等。孫儷在戲中跳“驚鴻舞”時的髮簪仿製品,售價168元,而仿造劇中“淳貴人”的繡花清裝,售價高達2895元/套。而《甄嬛傳》中嬪妃使用的香料、喜歡吃的點心,也成爲消費者熱議的焦點。有賣家推出相關的薰香組合,還有賣家曬出“甄嬛套餐”,更有粉絲在網上透露,看到劇中“皇后”用自然蔬果的香氣代替香料,她們也開始購買一些類似香水菠蘿的袖珍水果,放在家中製造“果香”。

此外,與該劇版權密切相關的衍生品也接連推出,爲該劇擔當作曲的著名歌手劉歡近日透露,將推出《甄嬛傳》影視音樂原聲大碟,而流瀲紫也趁熱打鐵在電視劇熱播之時推出精裝版的原著小說《後宮甄嬛傳》和後續篇《後宮如懿傳》。還有網友在網絡上總結了劇中和書中出現的所有古詩詞,希望出版相關 “合集”,“應該可以鼓勵年輕人多讀古詩詞。 ”

  揭祕幕後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甄嬛”故事

原著作者跑龍套:爲了給流瀲紫留下特殊的“紀念”,導演鄭曉龍特別安排流瀲紫在第一集中客串了一名秀女。當劇中安陵容與夏冬春發生衝突時,她就站在附近。不過流瀲紫對自己首次“出鏡”很沒底氣,“估計根本就沒人看出來是我吧。 ”

導演“不務正業”:在《甄嬛傳》慶功大典上,全體主創送鄭導“瓜子貢獻獎”。原來,導演在劇組走到哪兒瓜子吃到哪兒,鄭導笑言,最初吃瓜子是爲了戒菸,可煙戒了瓜子卻戒不掉了,害得片場都是瓜子殼。

爲角色拔虎牙:爲了出演“惠貴人沈眉莊”,斕曦三次面見鄭導,沒想到第一次見面,導演就要她拔掉虎牙,她也二話不說照辦了,最終如願以償。

嬪妃“比走路”:據“華妃”蔣欣透露,拍戲之餘,演員都喜歡玩遊戲,最喜歡一羣“嬪妃”穿着花盆鞋比賽走路,看誰姿勢“夠變態”,結果大贏家是“皇后”蔡少芬,“她很厲害,可以把腳翻過來走,所以總是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