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早教>教育資訊>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育嬰咖 人氣:1.64W

現在社會,很多寶媽在生完孩子後,就把孩子“扔給”家裏的老人帶了,其實,孩子還是自己帶最好了。

前幾天,一位媽媽說過完節就面臨一個很糾結的選擇。

因爲家裏的一些特殊情況,她不得不考慮把1歲多的孩子送回老家,或者放在自己的哥哥家,由媽媽幫忙照看。

我聽了她的講述,覺得沒有到非跟孩子分離不可的境地。

只是家裏老人覺得她可以去上班,減輕家裏的經濟壓力。

老人勸說孩子小,給誰帶都一樣。

可是她跟丈夫還是不捨得,想把孩子留在身邊。

老人說小夫妻不懂事,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我們這一代父母,很多很多人都有過留守的經歷。

當童年時缺愛的孩子長大後,爲人父母,更想着給孩子好的呵護,因爲那樣的感受刻骨銘心。

而且身邊還有很多留守的小夥伴,已然在留守中迷失了自己。

我跟她說,如果不是被生活逼得沒有選擇,請堅持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

黛安·倫曼斯有一首小詩寫到:

如果我能再次養大我的孩子,

我會先建立自尊,再決定蓋房子。

我會多用手指來畫圖,少用手指來指。

我會少教訓多溝通。

我會少用眼睛看錶,多用眼睛看世界。

我會跑到更多的原野看更多的星星

……

可惜的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而且不能迴轉,更不能重來。

錯過了真的就錯過了。

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有很多的人都覺得孩子小的時候是不需要父母的。

理由是孩子小,誰帶都一樣。

其實這個理由是最站不住腳的,可是從純餵養的角度來說,卻看上去很有道理。

但是孩子不僅僅需要餵飽就行,他們還有心理需求。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在談及個體發展時提到“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年裏的情感發展構成了人類個體心理健康地基礎。”

心理髮展直接影響孩子人格的形成。

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真正成爲幸福快樂的人。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他會一直都被自卑包圍着。

在孩子成長的初期,誰能給孩子最好的心理呵護?

當然不是心理學家,因爲他們沒有你那麼瞭解你的孩子。

也不是親戚朋友,他們會愛孩子,但其中還是會隔着一點東西。

最能勝任這個工作的就是父母。

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第2張

過年的時候回老家,看到親戚家多了一個3歲的男孩。

那個孩子一見到我們就趕緊躲起來。

你叫他過來吃東西,他就在那扶着門看着你,怎麼叫都不敢過來。

我拿了一點糖果給他,沒想到他趕緊跑了。

親戚說這個是一個表侄女的兒子。

因爲孩子的父母在外邊生了第三胎。

所以只能把這個孩子寄養在這邊。

過年的時候也沒有回來。

吃飯的時候,那個孩子就乖乖地端着碗在旁邊的小桌子上吃,不吵不鬧。

看到其他的孩子玩,就一個人站在邊上看着。

飯後,大人們逗小孩。

有人就問他3加3等於幾。

他把手指放在身後掰了老半天才怯怯地說等於7。

大人哈哈大笑,邊上的孩子說錯了錯了。

“他腦子笨啊!不要逗他。”親戚輕描淡寫地跟客人說。

只見孩子低着頭,臉脹得紅紅的。

沒有哭也沒有鬧。

這時你會驚奇地發現,小小的他竟然出乎尋常的懂事。

因爲親戚家本來就有兩個孩子。

那兩個孩子常常在爺爺懷裏蹦來蹦去。

這個“外來”的他只能小心翼翼。

他就這樣被貼着標籤、有着跟自己年齡毫不相符的懂事。

在這樣的原生環境中成長,今後心理肯定會出問題。

溫尼科特同時指出“未成熟即離家的兒童所所遭受的遠不至於親身體驗的憂傷,事實上達到了熄滅情感的地步。”他在實際調研中發現,那些心理定位上被摧毀的兒童,一般是那些原來在家就缺乏好的照料的孩子,而早期照料良好的兒童更能夠很好地駕馭環境。

很多案例指出:很多問題孩子,小時候都常常表現出壓抑性地乖巧。而到了青春期,他們的問題就報復性的出現,容易發展出反社會人格,叛逆,形成壞的癖好等。

所以,當父母將來有一天捶胸頓足地教訓孩子時。

內心最後悔的應該是當年沒有好好養大孩子,想要重來一次就好。

感慨自己的親生孩子,竟然形同陌路。

我想對一個孩子最大的傷害,往往是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卻看不見。

而在孩子長大後不需要你的時候,你卻緊緊跟着,步步相逼。

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第3張

你也許永遠無法知道,在那麼一些時刻,孩子是那麼渴望你的出現。

渴望你的陪伴和擁抱。

他曾非常非常愛你,想跟你說話,想聽你說話。

記得有一次,天空下着小雨。

我在兒子幼兒園前廳的一棵樹下躲雨。

一邊等着孩子放學,一邊看着小班的孩子們陸續離園。

操場上滿滿的歡聲笑語,孩子們拉着媽媽或者老人的手回家去。

有一個小小的身影在側面的那棟教學樓門口一閃一閃。

那是一個大約3歲左右的男孩,揹着大大的書本,擡着頭看着大門。

他盯着一個又一個進來的人,等着自己媽媽的出現。

可是等了很久,媽媽還是沒來。

看到他泛紅的眼睛,老師蹲下來安慰他說,“也許媽媽堵車了,快來了,快來了!”

孩子就一直在那等着,依靠在門框,吹着冷風,小小的頭一直仰着,眼睛一刻也沒有離開大門的方向。

我當時看到這個孩子,真的想過去抱抱他。

做了父親之後,我感覺自己的心更柔軟了。

看到他就好像看到兒子在那等我一般。

所以每次我騎車的速度就會不由自主地加快。

希望在他擡頭的瞬間,能看到我臉。

然後相視一笑,歡快地朝我奔來,大手緊緊地拉着小手。

最後,當我拉着兒子的手離開大門的時候,我回過頭看見那個孩子還是站在那門邊,等着媽媽。

風聲中還夾着幾聲:媽媽呢!媽媽哪裏去了,媽媽來了嗎?

還有老師的安慰聲。

我懂這個孩子小小的期盼,還有心裏對母親的愛。

可是媽媽呢?卻並不一定能感受到孩子的這份期盼和愛。

因爲很多時候,大人的心已經被繁重的生活裹住了,一層又一層。

有人說,生活很苦,把孩子放家裏是迫不得已。

當然,做父母是一件不輕鬆的活,沒有捷徑可走。

但是千百年來,我們還是有着含辛茹苦撫養孩子的父母。

而且親手撫養孩子的快樂和滿足,是任何工作都比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這種愛能溫暖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