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新生兒>新生兒護理>醫院賣待產包引發爭議

醫院賣待產包引發爭議

育嬰咖 人氣:1.4W

有媒體近日報道,北京市10家設有產科的醫院,其中9家醫院被曝存在待產包“強買強賣”行爲。

醫院賣待產包引發爭議

有產婦向中新網健康頻道反映醫院待產包價格偏高,甚至還包含奶粉,質疑這是變相的“第一口奶”。專家表示,這種行爲違反了合同法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產婦作爲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購買待產包。同時,北京衛計委表態,已經開始內部檢查,加強醫院經濟監管。

醫院待產包價格高達近700元 電商價格多500元以下

“待產包確實有點強買強賣,我花了680元,還加了一些別的服務,花了不少錢,”小孩才4個多月的陳女士對中新網健康頻道表示,自己孩子出生時並不清楚是不是必須買, 醫院就告訴自己去買就都買了。

近日,《新京報》報道了北京10家設有產科的醫院,其中9家醫院均明確表示,產婦必須購買由醫院提供的“待產包”,拒絕產婦自帶新生兒衣物進產房。

中新網健康頻道梳理髮現,與陳女士觀點類似的不在少數,微博網友JerryZang就認爲,質量和衛生是不是有保障,作爲普通消費者,自己無從分辨,但爲了孩子往往聽從醫院安排。另一位產婦李女士也向中新網健康頻道表示了這樣的看法,同時覺得花600多元錢購買的醫院待產包明顯比網購的價格偏高。

待產包含奶粉 消費者質疑醫院變相“第一口奶”

“待產包裏含有奶粉、肚臍貼、嬰兒衣服等,共計500餘元”林女士在介紹自己2010年出生的孩子時表示,待產包裏提供奶粉很明顯是一種不當行爲,容易讓孩子對第一口奶粉產生依賴,她懷疑,醫院很可能與奶粉商結成利益聯盟,從中獲利。

央視曾在2013年報道醫院存在的“第一口奶現象”。不少奶粉企業不惜拿出巨資,賄賂醫生和護士,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讓醫院給初生嬰兒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讓孩子產生對某個奶粉的依賴,達到長期牟利的目的。

此後,國家在2011年正式出臺了《母乳代替品銷售管理辦法》,其中,明令禁止在醫院向產婦推銷、宣傳奶粉產品。同時,在嬰兒出生0到6個月裏,任何奶粉品牌都不得做銷售宣傳,只有在產婦有嚴重疾病等特殊情況下,才建議使用奶粉代替母乳。

據林女士介紹,不止是待產包,醫院還會對產婦進行過產前培訓,讓其購買醫院指定的魚肝油等。

專家:違反消法呼籲進行監管 應尊重產婦自由選擇權

對於醫院內出售待產包事情,有醫院人士表示,產婦嬰兒有無菌環境的需求,醫院是出於對新生兒安全保障的考慮。

“強制購買就存在侵害消費者自由選擇權,公平交易權”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爲,醫院出於對產房無菌環境的要求的善意應該肯定,但是從法律上看,不能強制要求產婦購買待產包,產婦作爲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待產包,同時,劉俊海也就醫院強行要求購買的待產包是否存在問題,表達了與北京市世紀律師事務所律師曹志存相似的疑慮。

曹志存認爲,醫院小賣部所出售待產包是否能夠到衛生標準還值得商榷,同時,醫院自身對包括產房消毒在內工作是否達標也不免讓人擔心。

劉俊海還表示,醫院與經銷商之間如何把控產品質量、防止生產銷售使用等環節出現安全隱患問題至關重要,否則就很容易被認爲有存在惡意串通,賺取不義之財的嫌疑,最終嚴重貶損醫院公信力。

“根本上來說,產婦以及嬰幼兒安全至上,衛計委等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法律賦予的行政監管手段,及時叫停這種帶有強制交易色彩的交易活動。”劉俊海認爲 強制購買待產包不利於從根本上改善已出現良好勢頭的醫患關係。

7日,北京市衛計委新聞發言人鍾東波迴應“醫院強賣待產包事件”時表示,按照衛計委的相關規定,各醫院應該配備公用的嬰兒服,醫院不能強制產婦購買待產包,產婦可以按意願選擇是否使用公共嬰兒服。

北京衛計委:已開展內部檢查 加強醫院經濟監管

而據《新京報》調查發現,大部分醫院購進待產包不從醫院走賬,有些醫院和採購方還被指以虛開票據的方式,獲取提成。部分醫院提供的待產包廠商,其廠址留守人員卻否認生產。而對於待產包的監管,目前也屬於“真空地帶”。

鍾東波也表示,待產包既不屬於藥品,也非醫療器械,醫院使用待產包也不是醫療行爲,因此,衛生、藥監部門都不對其進行監管。而待產包內物品的質量由質監部門把關,價格由市場決定,“對 待產包 的監管,確實存在真空地帶。”

北京市世紀律師事務所律師曹志存接受中新網健康頻道採訪時認爲,可以斷定的是,肯定會存在利益糾紛,院方很可能從中收取回扣等。這種行爲屬於“強買強賣”,違反了合同法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鍾東波解釋,待產包”的出現是爲了滿足嬰兒和醫院的雙重需要,院方並沒有出現在產銷環節中,從而醫院是沒有責任的。待產包的銷售方爲醫院的小賣部或三產,產婦對於待產包的需求以及醫院出於方便管理的需要,有可能讓醫院一些人員和廠家或醫藥公司勾結拿回扣。目前,衛計委主管部門已經開始內部檢查,加強醫院經濟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