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3-6歲>學齡前教育>怎樣提高孩子的情商

怎樣提高孩子的情商

育嬰咖 人氣:2.39W

你家情商怎麼樣?提高孩子情商有什麼方法?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惑:你說孩子心裏到底在想些啥?我很想多瞭解一些他的事情,給他更多幫助,可是他不願聊……家長該怎麼辦?

其實,不光孩子不願聊,真要聊,很多父母估計也不知道該說什麼。父母跟孩子交流較多的階段集中3~6歲。3歲之前,孩子表達能力不夠強;6歲之後,老師、同學逐漸走進孩子的生活,孩子跟我們相處交流的時間也會相應減少。

所以,在孩子6歲之前,爸媽會聊,會對今後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多讓你意想不到的好處。

和孩子聊天也需要些技巧,特別是回憶一些事情時。講技巧之前,不如先來看一段媽媽和孩子從動物園回來之後的對話。

媽媽:你記得今天你看到什麼動物了嗎?

孩子:長頸鹿。

媽媽:還有呢?

孩子:咩咩咩。

媽媽:什麼動物咩咩叫?

孩子:小牛。

媽媽:小牛怎麼是咩咩叫的呢?再想想,什麼動物咩咩叫?

孩子:小羊。

媽媽:那你還看到了什麼動物?

孩子:老虎。

你發現有什麼特點嗎?先不用着急回答,我們接着看同樣背景的另一組對話。

媽媽:今天我們去幹什麼了?(開放式問題)

孩子:去動物園看小動物了。

媽媽:誰和我們一起去的?(引進人物)

孩子:爸爸。

媽媽:爺爺奶奶和我們一起去了嗎?(添加人物資訊)

孩子:爺爺奶奶也去了。

媽媽:我們看到長頸鹿了嗎?(封閉式問題,展開對話)

孩子:看到了。

媽媽:長頸鹿的脖子好長,是嗎?(添加事件的細節)

孩子:是的,有那麼長。

媽媽:是啊。它們在吃樹上的葉子,你記得嗎?(添加事件的細節)

孩子:記得。

媽媽:爸爸還抱着你喂長頸鹿了對不對?你真勇敢。(對孩子的肯定)

孩子:嗯,長頸鹿的舌頭也好長。

你看,後一組聊天,因敘事方式不同,明顯會讓孩子思考更多,這就是詳盡闡述型的聊天方式。

前一位媽媽聊天詳述性低,不會問孩子太多問題,提出的問題也都是爲了特定的答案,而孩子提供的資訊是零碎的;而後一位媽媽提出的問題多爲開放式,重點是所有問題都爲事件的敘述添加了新的元素。

這種詳述性高的親子對話雖然簡短,但媽媽和孩子共同構建了一個完整的、詳細的並且連貫的故事,從而讓孩子的自傳體記憶更加完善。

“ 自傳體記憶:對個人資訊或個人所經歷的生活事件的回憶。

讓自傳體記憶更完善

有研究者提出,自傳體記憶在 3~4 歲左右開始發展。成人可以記得的最早記憶也差不多在 3~4 歲左右。

在一項關於自傳體記憶的跟蹤研究中,研究者分別在孩子 40 個月、46 個月、58 個月和 70 個月的時候,到這些孩子的家裏,讓媽媽和孩子聊聊過去發生過的新奇事件,比如泡溫泉、到現場看足球比賽、在動物園喂小綿羊等。

研究者讓媽媽和孩子想聊多久就聊多久,想怎麼聊就怎麼聊,孩子和媽媽之間的對話被錄了下來。

隨後,研究者分析了這些錄像,發現在親子對話中,詳述性越高的媽媽,她們的孩子在親子對話中提供的資訊就越多,說明了這些孩子的「自傳體記憶」發展越完善。

類似的研究還發現,媽媽的詳述性越高,孩子對過往事件的敘述表現出的興趣就越濃。

怎樣提高孩子的情商

除了讓孩子回憶更完善,這種詳述性的敘事風格對社會情感發展和孩子的認知也有許多影響:

記憶更完善

理解情緒更深刻

心智更成熟

使理解情緒更深刻

在親子對話中,討論過去的事更是對過去一種情緒的展現。比如:

媽媽:昨天在動物園爸爸還抱着你喂長頸鹿了對不對?你害怕嗎?

孩子:我害怕呀。

媽媽:你是害怕長頸鹿會咬你嗎?

孩子:是啊。

媽媽:是的,我記得你一開始很害怕。

孩子:所以我哭了。

媽媽:你哭的時候一直找爸爸抱,你記得嗎?

孩子:爸爸說了他會抱着我。

媽媽:是的,爸爸跟你解釋了,長頸鹿不會咬你的。後來你還害怕嗎?

孩子:不害怕了。

媽媽:爲什麼呀?

孩子:因爲爸爸抓着我的手一起喂長頸鹿的。

媽媽:那是什麼感覺?

孩子:長頸鹿的舌頭好長,我和爸爸的手上都是口水,太搞笑了。

媽媽:嗯,最後你和爸爸都很開心,是嗎?

在以上的對話中,媽媽和孩子一起回顧了孩子當時的感受。透過這樣完整又詳細的敘述,媽媽引導孩子從孩子自己的角度去理解爲什麼他的心情會從害怕演變成開心,讓孩子理解人的情緒是多變的。

研究表明,詳述性越高的媽媽,她們的孩子對情緒的理解更深刻,並且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更強。

使心智更成熟

你可能聽說過心智理論,它也叫心理理論,是指孩子能夠理解他人心智狀態(想法、信念、意圖)的能力。

跟之前介紹的研究一樣,研究者到孩子家裏錄下了媽媽和孩子之間的對話。不一樣的是,在讓媽媽和孩子回顧並討論往事之前,研究者給孩子們做了好幾個「心智理論」的測試,他們發現,媽媽的詳述性越高,孩子的「心智理論」發展就越成熟。

你也可以是一個會聊天的媽媽

那麼,如何做一個會聊天的媽媽,幫助孩子完善自傳體記憶呢?這幾條建議可以幫助你:

1.多找特定時間和孩子一起討論過去發生的事。

對於年齡偏小的孩子,最好挑選一些你們共同經歷過的事,這樣你可以提供更多的幫助。

2.儘量以新奇的事件爲主題,而不是日常發生的重複性事件。

孩子有時候對日常事件的印象反而不深,比如你問孩子昨天穿的什麼衣服,前天穿的什麼衣服,大前天穿了什麼衣服,孩子很有可能沒有印象了。

3.多問一些「Wh」問題( Who, What, Where, When, Why )。

也就是多問人物、時間、地點、事情經過和爲什麼。孩子不記得的時候,你可以提供答案。避免重重複復地問同一個問題,記住你不是在給孩子做測試,你是在和孩子對話。

4.引導孩子描述他的想法和情緒。

問問孩子喜歡什麼,當時內心是什麼感受,腦海中有過什麼想法。

5.多問孩子他人的感受。

如果你還想讓孩子理解行爲規範和社會準則,那麼,和孩子討論他的行爲有可能給別人造成什麼影響,別人會是什麼感受,從中獲得了什麼經驗。

以上這些小技巧記住了嗎?今天下班回家就和孩子開始一場新的對話吧。比如,上個週末帶孩子去哪裏玩了,用詳述型聊天技巧開始你們的對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