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懷孕>孕婦保健>女性怎麼成了家庭暴力的“施暴者”?

女性怎麼成了家庭暴力的“施暴者”?

育嬰咖 人氣:2.81W

女性怎麼成了家庭暴力的“施暴者”?11月25日的“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到來,社會上關心婦女的呼聲日漸高漲。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在家庭暴力中,有不少女性既是受

女性怎麼成了家庭暴力的“施暴者”?
女性怎麼成了家庭暴力的“施暴者”?

11月25日的“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到來,社會上關心婦女的呼聲日漸高漲。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在家庭暴力中,有不少女性既是受害者,又因各種原因成爲“施暴者”,記者從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瞭解到,在該院受理的女性犯罪案件當中,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對丈夫採取極端報復導致犯罪的案件佔有極大比例。

近年來,婦女兒童權益遭侵害的案件在廣東時有發生,家庭暴力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婦女在家庭中受丈夫虐待、毆打甚至被趕出家門的事件不斷增多。據廣州市婦聯婦女權益部統計,廣州市1999年家庭暴力在婚姻家庭糾紛中所佔比例爲8.29%,2000年爲9.77%,2001年則上升到17.5%。大多婦女在遭受家庭暴力後採取了忍氣吞聲的態度;也有一些婦女動用了“孃家人”來教訓野蠻丈夫,更有甚者,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死丈夫然後自殺或者遠走高飛。

近段時間在全國熱播的電視劇《圍屋裏的女人》當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女人拿起長長的繩索,勒死了一直虐待自己的丈夫。事實上,類似的情景不僅存在於電視劇當中,在現實生活中也並不鮮見。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日前就審理了這樣一起因無法忍受丈夫虐待而用“毒鼠強”毒死丈夫的案例。今年33歲的四川女子李美惠於1993年認識丈夫周太利後,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並生有一兒一女。期間,周太利不務正業,利用偷搶得來的錢嫖賭,經常帶妓女回家嫖宿,性情暴躁,經常打罵李美惠及兩個子女。李美惠以修單車維持一家生計,爲躲避周太利,她曾於2001年攜女兒祕密逃至安徽,並與一安徽男子何某登記結婚,又生育一子。後安徽發洪水,李美惠只好出外打工。周太利得知後,強行將李美惠帶回同居,並且還是經常打罵李及子女,甚至攜刀向李美惠的父母勒索錢財並毆打其父母。李美惠對周太利的暴力行爲感到憤恨,遂產生了殺死周的念頭。2003年12月的一個早上,李美惠將“毒鼠強”倒進煮好的麪條裏,然後盛了一碗放在周太利臥室的桌子上離開。周太利醒後吃了麪條然後中毒死亡。

同樣發生在東莞的一起“僱兇殺夫”案更加令人揪心。今年26歲的郭其操8年前到東莞虎門打工,結識了同鄉男子郭成並與其結爲夫婦。誰知道,郭成性格暴戾,經常對她拳腳相向,打得她遍體鱗傷。生性膽小的郭其操忍受了幾年煉獄般的夫妻生活後,與姐姐商量出了一個“僱兇殺夫”的辦

法。她找到同鄉徐鳳彬充當殺手,並許諾事成後償付千元酬勞。2003年9月的一個晚上,郭其操姐妹倆以到虎門炮臺沙灘賞月爲由將郭成約出,並由藏在草叢中的徐鳳彬將郭成亂棍砸死,然後3人分別潛逃至中山、四川等地繼續打工。

女性成爲“施暴者”的家庭暴力案件在廣東其他地方也時有發生。記者從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瞭解到,在該院受理的女性犯罪案件當中,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對丈夫採取極端報復導致犯罪的案件佔有極大比例。這種局面首先是由於我國現行法律對婦女、婚姻的保護力度不夠造成的。廣州市婦聯主席李瑾說,這幾年我國雖已修改婚姻法等相關法律來防治家庭暴力,但因爲這些法規大都缺乏相應的實施細則,對家庭暴力沒有可操作性的規定,再加上許多婦女法律知識欠缺,受到暴力侵害時,往往不能透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有的甚至就採取了玉石俱焚的極端做法。

一位長期在廣東從事婦女問題研究的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不穩定家庭關係的形成成爲家庭暴力的源泉。如不少“全職太太”在家庭中遭到耍大男子主義威風的丈夫的毒打之後,往往選擇逆來順受,因爲這個對自己拳腳相加的男人是家裏唯一掙錢的主,而這樣一來就更加助長了那些惡男人以拳頭來說話。另外,未婚同居、重婚等情況的日益普遍,也爲婦女尋找法律途徑消除家庭暴力造成了障礙。

當家庭暴力不能透過法律途徑來解決的時候,不少婦女採取了非法途徑來反抗從而將自己送上了犯罪道路,如何教會婦女舉起正當的法律武器維權成爲當務之急。爲了讓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不再淪爲“施暴者”,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於2003年11月聘請了192名婦女爲特邀陪審員,成立了廣州首支婦女陪審員隊伍。受聘的192名陪審員屬於婦聯繫統,來自廣州市12個區、縣級市,基本上都有大專以上學歷,具有長期從事婦女兒童維權工作的經歷。一年來,這支隊伍參與法院審理涉及婦女兒童權益被侵害的案件,爲婦女兒童的維權工作“撐腰”,尤其在爲長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狀告丈夫的官司當中尋找證據和法律依據,增強了受害者動用法律武器的信心。

11月25日的“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到來,社會上關心婦女的呼聲日漸高漲。如何讓我們的母親、姊妹和孩子遠離傷害,如何實現每一個家庭的和睦以及整個社會的冷暖相助,這需要我們每個人每一天的努力,而非僅靠某一個特殊的日子所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