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懷孕>胎教常識>防輻射服有用嗎?實驗證明只起保暖作用

防輻射服有用嗎?實驗證明只起保暖作用

育嬰咖 人氣:1.91W

防輻射服有用嗎?孕婦穿了防輻射服真能防輻射?防輻射服到底能防何種輻射?中央電視臺的一期還原真相節目,再度引發了孕婦防輻射服的效果爭議。

防輻射服有用嗎?實驗證明只起保暖作用

 防輻射服有用嗎?真相究竟如何?孕婦防輻射服的背後,是市場推手,還是流行的“偏見”?公衆身邊的電磁環境,究竟安全不安全?

緣起

電視實驗遭受質疑

今年4月7日央視欄目播出一期“懷孕了要穿防輻射服嗎”節目,以一個靜電離子器的電磁輻射現象開始,透過現場實驗“展示”孕婦防輻射服的防護能力。

節目一開始,主持人邀請工作人員拿起一根普通的熒光燈管,接觸高壓靜電離子器後,雖然沒有接電,但熒光燈管亮了。接着,主持人拿來市場上購買的防輻射服,罩在靜電離子器上後,再把熒光燈管放上去,這回熒光燈管沒有亮。最後,面對大衆觀察團的質疑,主持人邀請其中一位觀察員將自己的衣服覆蓋到離子器上,然後把燈管靠近離子器,燈管再次亮起。

現場一個院士解釋稱:靜電離子球通電後會發出場強非常高的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引起熒光燈管內的熒光粉發光,即便沒有通電,也能發光;因爲防輻射服對電磁的屏蔽作用,所以,第二組實驗用輻射服蓋住離子球,燈管不亮;而第三組,是因爲普通服裝不具備屏蔽性,所以,電磁輻射從普通服裝中跑出來,再次將燈管點亮。

不過,節目播出後,即有專家對實驗結論表示質疑。上週,本報記者與專家再度重複驗證時,發現結果出人意料。

揭祕

離子球緣何點亮熒光燈

在央視的節目演示中,主持人手持熒光燈管,在貼近離子球時,熒光燈管發亮。記者驗證時也發現,手持熒光燈管,距離“離子球”越近,熒光燈管越亮。

對此,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進階工程師楊新村解讀說,不論何種熒光燈管,其玻管內部均充以微壓力的汞,汞蒸氣在受到電場激勵時會產生紫外線,繼而激發熒光粉發光。正常使用時,普通熒光管兩端燈絲加熱,加速汞的揮發,只需220伏電壓即可在起輝器幫助下點亮,用於照明。靠近離子球的局部區域先發微光,然後擴大到整個燈管。這種物理現象在臨近高電壓源的其他場合(如超高壓電力線下方)也可觀察到。

在央視節目的“離子球實驗”的演示中,還有一項重要的實驗,就是當主持人把防輻射服罩在靜電離子球上後,再把熒光燈管貼近離子球,熒光燈卻沒有點亮。

罩住玻璃球時熒光燈管怎麼不亮呢?真的是防輻射孕婦服起屏蔽作用了嗎?記者在專家的指導下重複這一試驗,將防輻射孕婦服罩住玻璃球,然後手拿着日光燈管的一端貼近離子球。

記者發現,在距離離子球附近40釐米左右時熒光燈管就被“點亮”。不僅如此,專家連續換用了志願者從超市中購買的三種防輻射孕婦服來罩住玻璃球,結果熒光燈都要比沒有屏蔽服時更亮。

難道是志願者購買的防輻射服沒有屏蔽作用?

楊新村解釋說,並非如此。防輻射孕婦服本身織有一張金屬網,覆蓋在離子球玻璃表面,就像一整塊電極板,使玻璃球內放電增強,從而擡高了球表面對地電位,增強了周圍空間電場。所以,熒光燈不是點不亮,而是會更亮。

發現

記者實驗遭電擊

在實驗中,記者不小心觸碰到罩在離子球表面的防輻射孕婦服,感到指尖瞬間被電擊。孕婦防輻射服居然帶電?

楊新村提醒記者:“千萬不要去觸摸罩着離子球的孕婦服。因爲大面積孕婦服會集可觀的放電電流,用手觸碰會導致電流瞬間流過身體,造成放電痛感和明顯的劈啪放電聲。”

那麼,央視節目出現了什麼問題?專家繼續用實驗揭示了其中原因。

楊新村拿出一根金屬導線,指導記者將導線一頭連在窗臺的金屬防護欄上,另一頭則去碰觸罩在離子球上的孕婦防輻射服。

“刺啦——”記者手中的導線剛剛碰上防輻射服,衣服表面就擦出一長串的火花,又嚇了記者一跳。這時,楊教授手中的熒光燈管立即熄滅。當記者把手中的接線拿開時,熒光燈管再度發光。

楊新村解釋說,導線起到了接地的作用。由此可推斷,央視節目中孕婦防輻射服可透過桌子等物品接地。“由於離子球表面的接地,外部電場降低從而使熒光燈管熄滅。因此,並不是孕婦服在起所謂的防輻射屏蔽作用。”

隨後,專家又向記者展示,不管用任何方法,只要使離子球的表面接地,都可使熒光燈管熄滅。例如,在實驗中,記者按照要求將一隻手按在玻璃球表面,熒光燈管照樣熄滅。專家解釋說,這是讓離子球表面透過人體接地,因爲人體是低電阻的,可視爲將接觸點局部接地而釋放了其表面電荷。

“這是典型的眼見爲虛!”演示的最後,楊新村指出,在沒有區分離子球周圍到底存在的是低頻電場、磁場還是射頻電磁場的情況下,僅憑日光燈管發光與否的“直觀事實”用來證明防輻射服的“防輻射”效果,既不科學也不嚴謹,這種“科普設計”將會誤導公衆。

爭議

孕婦防輻射服是否必要

記者隨後在京城一些超市瞭解孕婦防輻射服的銷售情況。在東四環一家超市,記者看到這裏的孕婦防輻射服與孕嬰用品同時陳列。

一名導購嫺熟地將手機用一款肚兜包裹起來,向記者演示其屏蔽效果。

“銀纖維的這款是新科技,有專利技術,賣得最火。”導購演示完成之後,拿出一款標價700多元的裙裝孕婦防輻射服對記者說。見記者似乎感興趣,導購還挑出衣服牌上的一個小塑料袋,裏面裝有一小塊防輻射產品配送的布料。導購表示:“布頭可以用火點,燒完後就剩下金屬網,這就是網狀的防輻射金屬絲纖維”。

在志願者選取實驗所隨機購買的三件孕婦防輻射服,一件標價爲760元的某品牌銀灰色馬甲,一件標價爲158元的某品牌“電磁波防護肚兜”以及標價118元的一款普通防輻射服。

按照其中標價118元的防輻射服的說明,金屬纖維含量爲30%、棉50%、滌20%。根據說明書,這款防輻射服在10兆赫至3000兆赫的頻率間,檢測結果爲透過織物電磁波能量被屏蔽均達99.999%以上。

在某知名防輻射服官網上,記者注意到,該網站宣稱“體重爲1kg的胎兒比體重爲50kg的成人受損程度嚴重50倍。懷孕初期,胎兒不足1kg,受輻射的傷害更大……”

記者注意到,在央視節目中,爲證實孕婦防輻射服的“有效”,除了離子球演示之外,節目中還進行了多項測試,包括微波爐前對比測試和單一高頻天線對比測試,均強調“防輻射孕婦服可衰減高頻電磁場”這一事實。

不過,專家指出其中的邏輯錯誤:“防輻射孕婦服可衰減高頻電磁場”並不能推匯出“孕婦穿防輻射服確有必要”這一結論。

楊新村則指出,含大量金屬絲的編織物可以有效衰減射頻(RF)電磁場,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孕婦服能夠起降低作用僅限於兆赫級電磁波。同時,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兆赫級的電磁波,胎兒會比孕婦吸收輻射更多。

“再打個比喻,降壓藥對於沒有高血壓的正常人也是可以起到一定降壓效果的,但我們都知道你並不需要服用降壓藥。這和孕婦是否需要穿防輻射服的道理是一樣的。”楊新村強調,孕婦防輻射服“能衰減多少百分比”的實驗並不能證明其對孕婦或胎兒的健康有效。準確的公衆科普中,某種防護措施的有效性必然體現在該措施對消除或降低某種危害是否“有效”。

專家

避免商業推手的宣傳誤區

根據民間環保組織達爾問3年來爲北京市民提供的數百次無償電磁場檢測數據,尚未測到一處用電設施周圍強度超標。

“防輻射服在正常的生活環境中沒有必要穿。”達爾問環境檢測負責人赫曉霞的觀點很明確。

赫曉霞幾乎每週都會爲北京市民提供無償的電磁環境質量檢測。“從2009年開始的檢測,至今沒有1例超標。檢測的最大成果,其實是市民讓自己心安。”

“孕婦防輻射服的流行,一方面可以說是商家的誤導,另一方面是公衆對於電磁環境污染的過度擔憂。”赫曉霞認爲。

楊新村援引央視該節目中某院士的原話“生活環境中電磁環境是安全的”這一觀點說:“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都明確:國際暴露標準中的‘公衆暴露限值’對包括孕婦在內的特殊人羣是安全的。”

資料顯示,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2010導則對“公衆暴露”的“公衆”術語作了如下明確解釋:“公衆”是指全部人口。包括所有年齡和不同健康狀況的人,也包括特定的羣體或個人,如體弱者、老人、懷孕女工、嬰兒和幼童。

“公衆通常遇到的情況,不存在實際健康問題”,楊新村再度強調,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在環境中,極低頻場的存在形式爲“電場”和“磁場”,較低頻率的電磁波定義爲“電磁場”;非常高頻率的電磁波纔可稱爲“電磁輻射”。他表示,把“電磁輻射”這一概念引用到電磁場環境健康領域是不合適的。

面對孕婦防輻射服背後的產業鏈條和巨大的商業利益,楊新村笑着說:“我不會反對公衆購買,起碼可以起到心理安慰或者保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