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育嬰咖>寶寶護理>寶寶呵護>孩子的心理需求,你都知道嗎?

孩子的心理需求,你都知道嗎?

育嬰咖 人氣:3.2W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當父母的知道他們內心最真實的需求嗎?當孩子慢慢長大,他也希望被尊重,被呵護,被愛。

1.被愛與愛

教育孩子,愛是基礎。當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孩子就會表現出冷漠、逆反的情緒。
媽媽一味地愛孩子,卻忘記了向孩子索取愛。於是,孩子們學會了“理直氣壯”地接受媽媽的愛,根本意識不到自己也需要付出愛,反映在行動上,就是自私、狂妄自大、以自我爲中心。

2.獨立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不希望永遠活在父母的保護當中,他們渴望能夠獨立地做一些事情。

兒童心理學家認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媽媽應及時把握時機啓蒙、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果不讓孩子分擔家事,所有的事都由父母代爲打理,長此以往,就會使其養成好逸惡勞、無法承受壓力的個性。

孩子的心理需求,你都知道嗎?

3.尊重

大多數媽媽與孩子之間雖有溝通,但效果不甚理想,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父母居高臨下,把自己擺在高孩子一等的地位,說是溝通,其實多是“壓通”或“訓通”。
二是父母不太尊重孩子的選擇,容易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從而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
孩子都有較強的自尊心,他們希望媽媽尊重他們的想法、尊重他們的情感、尊重他們的隱私。許多媽媽恰恰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自尊需要,總是認爲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於是媽媽們經常隨意呵斥孩子、打罵孩子,有些甚至在公衆場合打罵孩子、揭露孩子的缺點,完全不顧孩子的自尊。
當孩子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時,他們或者產生逆反、對抗的心理,或者破罐子破摔,不顧自己的顏面苟且偷生地活着,這些都增加了親子溝通的障礙。

4.平等

有些孩子在背後這樣議論自己的媽媽:

“我的媽媽總是要求我做這做那,其實這些事情她自己都做不到。”
“是呀,我媽媽也總是說話不算話。明明答應我我考入班級前十名就給我買我喜歡的那個玩具,但是現在她又嫌貴不給我買。”
這些都表明,在大多數孩子心裏,媽媽們沒有做到平等這一點。於是,他們很難再相信媽媽的話,溝通的障礙也就形成了。
其實,孩子和大人一樣是獨立的人,具有獨立思維、獨立做事、自己管理自己的權利。他們的發展依賴於成年人,又獨立於成年人,隨着他們的成長,獨立自主性將是其發展的主要內容。
但在現實生活中,子女獨立性的發展卻常常受到父母的阻礙。這一方面是由於父母對孩子的本質缺乏瞭解,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父母將自己的願望、要求強加於孩子的結果。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孩子角色認知偏差,以及與父母的對立情緒和行爲。